前一段时间,发脾气越来越多,面对孩子的多种行为,不时来声咆哮,和孩子对抗,两败俱伤。
看书,继续开启情绪记录。
揭开了伤疤看看,哎呀,这个妈凶起来好恐怖。我想着当时愣住的小眼神,那害怕的神情,虽然只是一个瞬间,但是足够我后悔的。
这样的瞬间,我也感受过。我不喜欢,如今也是。
于是,一页一页地记录,事情发生的心情,每个细节。越详细,越让我剖析自己,感受孩子当初的感受。同时,也写下了改进方法。
记录复盘,只是一种方式,只是将反思写到了纸上,对自己认识更深刻一些。
如果要改变,必须演练,必须实践。
于是,就默默演练,如果再发生,按下暂停键,如何看到孩子内心的想法,并帮忙表达出来,这样情绪就会好很。
接纳,共情,让我发现,什么发脾气,都是自己情绪在胡闹罢了。
经过生活中几次这样的事件后,就好多了。孩子依然会闹,但是很快就能解决。比如今晚的关灯,孩子的不满就比昨天快速调整了。要是我继续和他讲道理,而不是认可他喜欢那盏灯,那孩子还会继续嚎啕大哭的。
这表明进步了。
就在我继续反思的时候,隔壁的孩子又嚎啕大哭了半个小时了,求饶了,还能听到打下去的声音。也在公园里看到了户外课的孩子们,那些幼儿园老师们歇斯底里的叫喊呵止,不舒服,甚至心里会发毛……
温柔而坚定,这条践行真的很不容易,但又是多么可贵。
孩子在外,我们左右不了。但是回家了,希望拥抱他的是,一个全然接纳他的,放心的港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