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开学季,我们又将迎来新一届新生。已从教二十八年的我,仍然有着那种期待和忐忑的心情。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第一节课我发表了课前演讲,主要讲一些关于语文学习方面的话题,规定了课堂学习中需养成的习惯。
我教的是普通班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都不太好,开学之初,我觉得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学生做笔记的习惯。课堂上重点讲的知识点提醒学生做笔记。读教材里的课文时要做读书笔记。这样学生们就会认真听课,并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第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满堂灌,应该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如词意、句意的记忆和理解。老师所教的应该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比如第三单元古典诗歌教学。主要是古诗的鉴赏方法:诗人的情感,诗歌的形象,诗歌的手法,诗歌的思想价值。通过一个单元的教学,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能欣赏课外古典诗歌。
第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我觉得能让学生受益终生受益的是思维品质的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力,对事物的判断力,可帮助他们将来如何去面对社会的挑战。比如学习《短歌行》和《归园田居》可以让学生来评判曹操和陶潜不同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判断。
第四·让学生练得一手工整漂亮的字。这是我的打算。作为语文教师,这应该是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过程会非常困难,因为往届的很多学生会因为课业繁重而放弃。但我坚信,这对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很重要。
某个教育家曾说:“我们所面临的更大挑战,不在于陈旧的教育惯例有多顽固,相反,在于我们是否拥有崇高的教育理想。”
不管环境如何,不管学生如何,作为一个教师,还是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报有深深的期待,否则,工作就会成为你的监狱,痛苦而难熬。其实对每一位工作者来说,最关键的是找准目标和找对方法。有心的人虽不一定会达成目标,但在努力追寻的过程中自有意义和价值。教育更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