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一句话:贫困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不得不感慨,的确是有道理的。物质条件条件的多少,不只有关你是在生存还是生活,而且你的一生的水平也有可能限于瓶颈之中。
在《罪与罚》中,描写了一个醉鬼的女儿见到父亲归来与母亲的争吵时,“仿佛从梦中惊醒,身子像树叶一样瑟瑟发抖”。
连基本的吃穿住行都达不到,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生存都困难,何谈云淡风轻的生活呢?
除了生存条件艰苦限制了想象力,家庭教育更是重要一环。
在《约翰·克里斯多夫》中,主人公11岁就被迫谋生,家庭收入微薄,父亲又是个酒鬼,常常入不敷出,他工作的环境枯燥烦闷,可他父母觉得他可以接触上层,这样的条件孩子还烦闷简直是没心没肺。
“他们从来不曾想过人生还有另一种活法”。
想想都是一种奢望。
我曾看过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知乎回答,问题是孩子不好管怎么办,答主“答非所问”:真的是孩子问题吗?
在父母认知水平高家庭里他们从不责骂孩子,而是孩子有了进步,就自然而然的鼓励他做更好,人难免有错误,何况是小孩子,那犯错的时候呢?他们也从不否定孩子的人格,也不会表现太多的失望,而是用智慧来疏导。因为他们阅历本身能做到对自己情绪的掌控。
有多少父母可以做到不责骂孩子?即使你认为你的语言和行为没有杀伤力,在孩子心中就真的没有吗?
在孩子成长的初期,他们的认知都是从父母(或者其他亲近家人)那里“继承”来的,在官宦家庭,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形成待人处事的一种方法,并内化在自己性格里,更何况父母也有地位给他们未来政治地位开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都如此重要,更别提日日相处的家庭环境了。
贫—困也许你们认为精英阶层大都平步青云,可是事实上他们比我们还努力,那些名校的学生恨不得每天读一本书,也还在担心被其他人超越。而在中下层,父母已自己的经历自认为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找个技能赚钱。
读书真的没有用吗?还是自己本身看不到读书带来的好处?
我之前一段时间,多次找有关阶层的文章,我一直想知道我出身的家庭不好,就真的不能有所突破吗?
渐渐地,我得到答案:要突破阶层限制,是有可能的,但是必须经过俩步:
1:认识到自己位置的局限性。
2:找到自己可以突破的方向,并不断努力。
也就是说,首先你的认知要达到一定水平,不能太限于愚蠢的上层给你们的谣言中,比如读书无用论。然后是找到自己优势,从侧面包抄,向着上流阶级努力。
但是成功的机率比较小,毕竟资源有限。
不过呢,家庭的成长总要靠几辈人才能达成的,何妨为自己家庭光明未来迈出一小步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