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药剂师,小时候,我和姐姐也都在澳洲学医,姐姐现在仍是一名优秀的麻醉科医生,而我离开医院后依旧在医疗行业。
早前针对医生后代是否还要学医的话题,我发过一条微博——“女儿Kate长大想学医我不拦着,她若不想学医,我也一定不会强求。”
前些天又有条微博@我,原文是: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吵吵闹闹小儿科,走投无路传染科,混吃混喝营养科,死都不去急诊科。
佩服网友的总结能力,笑过之后心情很复杂,我脑子里第一反应是:如果Kate学医,作为医生老爸,我会推荐她选择什么科室?又或者,她的选择我是否会以一个过来人的姿态进行干预?
![](https://img.haomeiwen.com/i65061/2839fdfdb4413333.png)
(小姑娘,你慢点走,慢点长大。。。)
顺便摘抄几位医生朋友的反馈
妇产科:
夜班根本不会停!生孩子90%以上是晚上,还有前置胎盘的、出血的、早产的,一个夜班下来可以歇菜了。
麻醉科:
相当累,手术什么时候完什么时候才能走,术中得一直盯着生命体征,抽药、配药、给药、记各种单子,就是个操心的活。。。
儿科:
儿科医生在医学界被公认为“最累最穷的人”,儿科24小时都要收治病人,越到假期,儿科医生越要拼命加班。
外科:
首先你得先有个强硬的身体——动得了手、站得了(手术)台、熬得住夜、见得了血、沉得住气。
作者:马丁医生
澳洲全科医生/移动医疗app杏仁医生创始人
新浪微博@杏仁马丁医生
微信公众号:马丁医生(kanchufang365)
![](https://img.haomeiwen.com/i65061/68d340fed0896f69.jpg)
提示:保存二维码,在微信中扫描识别,可快速与我联系。
-----------------------------------------------
喜欢就收藏,爱就分享
(郑重申明:本文为“马丁医生”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本账号授权或按微信版本最后注明来源和作者介绍;否则无限期保留追究权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