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秦朝为什么失败
主讲:姜涛
秦朝完成了统一,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事业。在统一之后推行的很多措施也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就这么一个充满成就感的王朝,却仅仅维持了十五年的时间就灭亡了。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帝,到公元前207年子婴向刘邦投降,连头带尾十五年时间。既然如此有成就,它为什么这么短暂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首先在经济形态上,商鞅变法把整个秦国变成小农经济,只要农民做两件事:种地、打仗,而且是全面打击工商业。比如说,流传到今天的《商君书・垦令》,设计了二十条鼓励农民垦荒的方案,其中有七条是主张打击工商业的,比如禁止私自买卖粮食,禁止奢侈品,取缔私营旅店,提高酒肉价格,提高关税和交易税,加重商人的人头税和劳役。
这在战争年代有一定效果,把所有的人跟物,都聚集起来,受中央分配控制,然后去打仗,投入到战争当中去。但结束战争之后,商业的繁荣事实上是无法阻挡的。不要说战国时代的关东地区,即便是在春秋时期,商业也已经很发达了。最典型的是管仲治理下的齐国,他非常有经济头脑,实施零关税,为客商准备旅馆,并在旅馆内放开娱乐政策,最早的歌舞伎就是从这里来的。在秦朝统一之后,单纯的小农经济事实是撑不起这么庞大的一个帝国的,商品的流通是必须的。当然不是说秦朝不允许做生意,而是说偏重小农的经济思维模式,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比较僵化。
其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商鞅变法打击学术思想,要把秦国整个国家变成一个战争机器,如果人人都有自己的思想的确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确保一台战争机器良好地运转,最好的管理方法就是专制。所有的人都服从统一的号令,对其他任何事情都赶到麻木,没有思想,当然还要不怕死。
但商鞅忽略了一点,这样的体制只能培养服从、执行命令的人,却培养不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依赖于什么?如果连独立的思考都不会,谈什么创新呢?所以我们看到一个非常显著的现象,从商鞅变法以后,对秦国的发展、强大最有帮助的重要人才,几乎都是从其他国家引进,不是秦国自产的。我来举几个例子,卫国人商鞅自己就不用说了。
商鞅之后的连横派策士张仪(魏国)、提出远交近攻策略的张禄(魏国)、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李斯(楚国)、尉缭(魏国)。不仅是谋臣和文官,武将方面也是,比如在统一战争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蒙驁,原先就是齐国人。
在统一完成之前,秦国曾发生一桩非常著名的间谍案。韩国派了一个懂得水利工程的名叫郑国的人到秦国来修水渠,名义上是帮助秦国发展灌溉农业,事实上是想让秦国在修建水利工程上耗费人力物力,无力东侵。郑国入秦的目的被发现之后,激起了秦国本土权贵的反弹。因为当时在秦国任职的客卿的确很多,和秦国本土权贵在官场上形成竞争关系,而且出色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外来户。
所以本土权贵就抓住这个机会向秦始皇进言,要求驱逐客卿。李斯当时也在被驱除之列,于是他就写了一封《谏逐客疏》,递交给秦始皇。在这篇文章里,李斯列举了春秋时期秦穆公任用的客卿由余、百里奚、蹇叔等人为秦国霸业初具作出的贡献,然后又说到商鞅、张仪、张禄这些人对秦国崛起的意义。
李斯在文章中做了些类比,他说:“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这些都不出产于秦国,但秦国的王公贵族用起来一点也不嫌它来自于其他诸侯国,那为什么偏偏要嫌弃其他国家的人才呢?岂不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吗?李斯的这篇文章打动了秦始皇,最后废止了逐客令。
李斯虽然捕捉到了这个现象,陈述了很多客卿对于秦国发展的贡献,他自己也是个客卿。但他却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奥秘在哪里?为什么秦国发展史上,几个关键阶段都是靠引进人才,而不是本土人才?事实上这跟秦国长期以来只重耕战、不重文化教育,甚至打击思想学术、打击有创造力的是有关系的。李斯不仅没有体会到这一点,到秦国完成统一之后,还怂恿秦始皇做了一件特别有名的事儿,那就是“焚书坑儒”,这是一场文化浩劫,在历史上名声是很差的。
秦朝统一以后,对接下来该怎么发展,有很多不同意见。李斯就对秦始皇说:“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就得皇帝和朝廷说了算,不允许有任何不同声音、不同意见的人的存在。对于一个好的社会来说,即便是错误的声音也应该允许它有存在的空间,因为一开始人们往往不能明确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对和错只有实践过、经历过才能知道。
如果一开始就设置一个标准,凡是符合这个标准就是对的,被允许的,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错的,是不被允许的,那么这个标准要是过时了呢?必须要有新的思路进行改革了呢?如果按照李斯的这个政策,有利于改革的新思想是永远不会出现的,刚一冒头就会被打压。那么这样自然也是培养不出人才的。
在战国时期,秦国在战争上节节胜利,又愿意给出很优厚的待遇来招徕人才,所以其他六个国家的人才都往秦国跑。说明其他六国打仗虽然都不如秦国,但因为思想宽松、社会氛围比较自由,所以还能培养得出人才。现天下统一,秦国把自己的政策推广到其他所有地区,那么全国范围内都走上了之前秦国的模式,其他地区也就培养不出新的人才了。
秦朝失败的第三个原因在于老百姓的感受。无论战国时期的秦国,还是统一以后的秦朝,都很讲法治,这一点本身没有错。但他们的统治者把法治推到极端,变得毫无人情,这就比较糟糕了。任何一个社会治理,都是复杂的,法治很重要,但光有法治似乎也不行。
我来给你举个例子。在秦昭襄王时期,秦大饥,应侯请曰:“五苑之草著、蔬菜、橡果、枣栗,足以活民,请发之。”昭襄王曰:“吾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赏,有罪而受诛。今发五苑之蔬草者,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也。夫使民有功与无功俱赏者,此乱之道也。夫发五苑而乱,不如弃枣蔬而治。”(《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这样的统治策略导致什么问题呢?就是秦国再强大,其他国家的老百姓都不愿意被秦国统治,长平之战上党郡的老百姓为什么投靠赵国也不愿做秦国的老百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知识分子去秦国,还能某一官半职,有俸禄,老百姓去了还是种田打仗,有什么太大的好处呢?不仅如此,在这样的政策的主导下,即便是秦国本土的老百姓,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不会太和谐。在统一以后如果还是这个统治思路,那民意基础可想而知,肯定是不深厚的。
以上就是我们归纳的秦朝之所以失败的三个重要原因。第一,经济结构上过于单一,尤其是在统一以后没有及时调整,没有把战时经济调整到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轨道上来。其次是打击思想学术,表面上看舆论上一下子安静了,没有那么多反对声音,方便了统治,事实上导致人才匮乏,统治难以持续。第三就是单纯强调法的意义,对老百姓缺少仁爱。这些失败的教训,在汉朝统治建立以后,都得到了改善。当然这是后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