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习想法简友广场
阅读,既要有章法又要有目的

阅读,既要有章法又要有目的

作者: 晚睡书房 | 来源:发表于2021-02-08 21:38 被阅读0次

问一个人“你会阅读吗”可能会招来白眼,因为大家都认为不会阅读基本上等同于“不识字”。

说一个人不会阅读等于说一个人没文化,这在很多人看来不亚于一种侮辱。

但事实上,的确有很多人不会阅读。

现代人普遍存在阅读障碍——虽然认识书上的每个字,但是只要一连起来读就读不懂了。

读书慢,理解不了;记不住,读完就忘……这些是大家在阅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人们就开始害怕阅读,一想到读书就痛苦,最后真的就形成了阅读恐惧症。

何谓会阅读?

其实不需要别人的评判,也不是一种自我感觉。阅读能力是一种可以测量的能力。

通过以下5个指标,每个人都可以衡量自己的阅读水平。

1. 阅读的速度。

阅读的速度是阅读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成年人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300~500个字,快的话能达到每分钟800~1000个字。

也就是说,一本书,按平均10万字算,如果你是普通阅读者,应该在4个小时内看完;如果你是高效阅读者,应该在两个小时左右就能看完。

2. 阅读的准确度。

光有速度还不行,阅读的准确度也非常重要。

我们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因为看书不认真,有些地方我们看错了,会影响对书本内容的理解。测量阅读出错的指标是“折返率”,“折返”就是折回头再去查前面某一部分讲过的内容。

一般来说,阅读一本书我们能容忍五次左右的差错,也就是说,我们允许五次折回头去纠正我们读错的内容。

3. 阅读的理解度。

阅读不光是看懂文字,还需要理解内容。

理解度就是对一本书的内容的理解程度。这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是否了解书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第二,是否理解内容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读者,你是否100%抓住了作者想表达的思想。理解度可以自己评估,看完一本书,到底是懂了50%、70%还是全懂了?你自己心里会有个评判。

4. 阅读的记忆度。

没有人会记得书里的每个字,但是书里的概念你记得多少?重点内容你记得多少?书的整体框架你记得多少?

考察记忆度的方法就是做测试题,就书里提到的内容做随机测试,可以评估你的记忆度。

5. 阅读的转化率。

阅读是接受外界的知识,接受度是很好测量的,看看你是否理解、是否记住即可。

但这些内容你到底吸收了多少是很难评估的,因为吸收是把书本里的知识内化到你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这是从输入到消化再到输出的“三级跳”。

测量转化率的方法是写作,看完一本书之后最好能写点儿读书笔记,这有助于阅读后的消化吸收。

以上五个指标就是完整评估阅读力的五个方面。

那想要阅读速度快,准确度好,转化率高,要怎么做呢?

阅读看起来不太需要什么准备,拿起书就能读,但是如果希望获得比较好的阅读效果,你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的环境

虽然很多人可以在嘈杂的环境中阅读,但是相对安静的环境更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安静的环境不仅仅是不受噪音干扰,还意味着阅读中不被打断。

如有的人喜欢在办公室阅读,办公室的环境虽然不错,但是可能经常被同事的攀谈所打断,每次打断后再恢复阅读是比较痛苦的。

阅读场地的光线、温度也会影响阅读。太昏暗的环境、太温暖的环境容易让人打瞌睡。

有人喜欢在床上阅读,尤其是睡前躺床上看一会儿书,能有很强的自律性还好。如果没有,这种阅读很难吸收到什么知识,更有可能变成一剂催眠药,帮助你更快入睡。

那你要说了,我没法选择阅读的地点,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环境下阅读的不同内容。

如有的人会在地铁上看书,地铁摇晃的环境下比较适合读一些情节性较强的书,比如小说、历史书、人物传记等;

有的人会睡前读书,考虑到接下来很快会进入梦乡,可以读一些哲理散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科普性的书;

有的人会去书店或者咖啡店读书,在这种环境下,适合读一些流行文化的书、故事集、和涉及热门话题的书。

而如果你有整段的时间,比如早起1小时或者在图书馆的1小时,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研读一些需要花点心思才能理解的书,比如哲学书、各学科教材或者锻炼思维方式的书。

2、阅读的工具

纸质书的阅读比较简单,拿起来就能读,建议阅读时最好拿一支笔,遇到好的句子可以在书上勾画一下;

遇到不懂的部分,可以查阅资料后做一些注释;遇到有感触的部分,可以在页面空白处写一些评语。

如果你不希望在书上留下痕迹,也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把相关的内容记录在笔记本上,以便查阅。

不喜欢写在笔记本上,现在手机都有很多笔记软件,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这些都方便整理

除了纸质书,现在很多人也会读电子书。电子书有的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读,有的需要在电子书阅读器上读。

这两种方式都提供了批注、划重点、评论等功能。在阅读中适当做一些标记,有利于准确记录阅读时的感受,加深理解。

3、阅读的心理准备

除了这些硬件条件,阅读也需要一些心理准备。心理准备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心态调整,

另一方面是设定好阅读的目的。

阅读的心态是指阅读时的心理状态。太焦虑、太着急、太散漫都不会有很好的阅读效果。

保持适度紧张的心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阅读的内容。另外,适度的紧张也会让你更专注于要读的东西,这有助于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

阅读的目的是指明确阅读对自己的意义。很多人只把阅读当作休闲,没有计划也没有目标,有时间就拿起书翻两页,这样的状态很难有好的阅读效果。

阅读的时候要想一想自己阅读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休闲放松,是为了系统学习知识,还是为了搞清楚困扰自己的问题?

带着目的的阅读更容易聚焦,也更容易提高阅读的效率。

阅读的时候要想一想自己阅读的目标是什么,是为了休闲放松,是为了系统学习知识,还是为了搞清楚困扰自己的问题?

带着目的的阅读更容易聚焦,也更容易提高阅读的效率。

你读书读不下去,有可能就是,你是在毫无目的的读书。

比如,你是宝妈,你现在急切的想知道宝宝长疹子怎么解决,怎么呵护。这个时候再厚的书,你也读的进去,因为你迫切的需要知道答案。

所以,阅读的章法是关乎阅读效率的关键;阅读的目的,是阅读效果的核心。所以,阅读章法和目的一样重要。

相关文章

  • 阅读,既要有章法又要有目的

    问一个人“你会阅读吗”可能会招来白眼,因为大家都认为不会阅读基本上等同于“不识字”。 说一个人不会阅读等于说一个人...

  • 做事要有“章法”

    生活里,很多人遇事的第一反应是不问青红皂白,先着急。简单说,就是沉不住气。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第一个反应永远是着急...

  • 做事要有章法20220825

    做事要有章法,这句话是今天老大对我说的,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因为我做事做着做着一会这一个什么事情没做,一会那一个什么...

  • 进退要有章法,做人要有底线

    《战国策》里有一则很短的故事,是关于魏将乐羊攻打中山国的故事(乐羊是乐毅的祖先,而乐毅是赵国七贤之一,在邯郸丛台公...

  • 要有目的

    做事情要有目的

  • 要有目的并高效阅读

    最近我老在犯愁:书要慢慢看,笔记也得认真做,速度很慢。虽然笔记记得很详细,可感觉收获不大。 读完了《拆...

  • 阅读要有目的性

    大家每天会阅读几个小时呀? 我每天会阅读2-4个小时,周末休息时,没有其他作业要完成的话,几乎是一天都在阅读中度过...

  • 创作需要的元素

    临创转换 章法上,最初要有构思,要有分割,对所写内容有想法,墨和空间。 要有点线的搭配,打破空间,要有虚实,阴阳的...

  • 要有目的读书

    对于不同种类的书籍持不同的态度,而一本书,也不完全有必要逐字逐句从头到尾的阅读。 通过提出问题来缩小你的阅读范围。...

  • 读书要有目的

    今天看到一个简友发的文章,其中一句“读书要带有目的读,分析文章的结构,摘抄文章里优美的句子”,让我感悟很多。 现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既要有章法又要有目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if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