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宝庆名门】长鄄马铁鹰的梅山文化研究

【宝庆名门】长鄄马铁鹰的梅山文化研究

作者: 长鄄马氏 | 来源:发表于2020-11-12 10:30 被阅读0次

    马一鹰/文

    【NO.1】

    马铁鹰 [1] 在《“三峒梅山”概述 [J]. 邵阳学院学报, 2004(3)4:21-23.》一文中指出:梅山文化的内涵是以远古鱼猎文化做为构架的基石,以巫文化的形式演化出千奇百怪多姿多彩的民俗事象。——以上内容来源于毛攀云、石潇纯、周探科撰写,刊登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的《1988-2012年梅山文化研究述略

    》。

    【NO.2】

    马铁鹰在《梅山文化概论》([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一文中,对“梅山”因梅鋗而得名之说提出质疑,并引证道光《宝庆府志·山川考二》,提出梅山以产梅而得名,说明梅山在古代曾是个漫山遍野长着茂盛鲜艳的梅花、盛产梅类水果的地方。如果明嘉靖《安化县志》的记载不足信,那明末《楚宝 · 梅山考》与其他史料在漫长的时间差别下,也无法成为某一说法的重要佐证。史载传说更是一种趣闻,不足为证,多数学者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合理的释名。——以上内容来源于毛攀云、石潇纯、周探科撰写,刊登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的《1988-2012年梅山文化研究述略

    》。

    【NO.3】

    马铁鹰撰写的《神秘的梅山文化》一文:

    梅山文化是一种古老的巫文化,远古鱼猎文化是该文化构架的基石;也就是说,梅山文化以远古鱼猎文化为基础,通过古老的巫术形式表现出来。

    据清 · 道光《宝庆府志 · 大政纪》经《宋史 · 梅山蛮传》曰:“上下梅山峒蛮,其地千里。东接潭(潭州,今湖南长沙)、南接邵(邵州,今湖南邵阳)、其西则辰(辰州,今湖南沅陵)、其北则鼎(鼎州,今湖南常德)。马氏以来,蛮人据之,号曰莫徭。”“莫徭”就是没有徭役赋税的意思。可见其区域在历史上的封闭程度与状况。生活在这里的古老民族,就是瑶族的先民。凡此区域,高山林立,深涧纵横;历史上交通不便,生产力不发达,科学水平极端落后,局部地区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作生产方式,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自宋熙宁五年(1072),蔡煜、章惇开梅山后,汉人陆续移入,梅山地区逐渐成为多民族杂居之地,但精神生活仍为原始巫教——梅山教所统治。

    至于“梅山”名称的由来,当今学术界共有三种说法。一说为战国越王勾践后代梅娟,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乙未,随吴芮定居长沙国益阳县(今梅城,据《湖广总志》),因其姓而称该地为“梅山”。第二种说法是春秋战国时期,湘中地域为楚王部众聚居之地。楚姓芈(mǐ),首任国王叫芈熊通,当时人民把楚人住地称芈地,“芈”、“梅”古音相谐,故把“芈地”称为“梅山”。但笔者查证资料,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欠缺证据,牵强附会,以讹传讹。据清 · 道光《宝庆府志 · 山川考二》载:“梅山距今治四里,按旧志相传:是山无草木,一岁突有梅枝插石上,日就荣茂。岁久,涸枯,根干几尽,犹见影于石后,人皆以为仙迹故名。”因此“梅山”这一名称,应属产梅之地而得名较为合乎情理。

    在汉瑶融合过程中,经过几次倾轧,瑶民一部分被迫向外地迁徙,一部分向西逃窜,其中少数定居于现今湖南隆回县北面小沙江地区。

    原始居民们狩猎大获全胜地满载而归时,在家的父老妻儿等都载歌载舞地欢迎;同时,也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梅山地区的师公活动中,至今完整地保留有这一场面。师公为人驱赶恶魔鬼怪时要画许多符,而贴在大门口的一张符头是这样画的:

    师公一边画,一边念咒:“一点一横长;二人口四方,两边丝绞绞,中间马面王;左也长,右也长,架起干戈煮牛羊。”符头即为地咒语的合字。这一合字的内容把一幅描绘狩猎归来,人们载歌载舞庆贺的盛大热闹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师公“庆大愿”活动中,已把“上峒梅山上山打猎”艺术化为表演节目,两人对演,其中一人持猎枪,模仿诸多狩猎动作,配以唱词,很是逼真。

    梅山文化区域靠湖区水边一带,许多人靠打鱼摸虾为生。打鱼摸虾的人宗尚坛神(俗称坛主老子),坛神附体的人外出捕鱼或捉泥鳅会满载而归。关于这方面,流传有许多故事。坛神附体的人都为跛子。长鄄就有一位坛神附体的人,叫马培生,大家称其为“培生跛子”。他出外钓黄鳝,尽管到别人一条也没钓到的塘边,只要他去下一排钓,就一定会钓到不少黄鳝。他下田摸泥时,要念诵:“泥鳅婆,崽崽多;泥鳅公,找老婆;老婆拖老公,老公拖老婆,拖到我背篓,献给坛神把酒喝!”摸到第一条泥鳅时,以口咬去泥鳅尾巴放到田里,然后到上一丘田里去摸。实在奇怪,经过一定时间后,在上一丘田又会摸到这条咬去尾巴的泥鳅。重新摸到这条泥鳅时,是做为收工的标志,当天就不能再摸了。但也往往是篓中装有不少泥鳅时,才能重新捉到这条泥鳅。这时,他必须从篓中选出一公一母两条泥鳅抛入田中,让其“发子发孙”,以求以后再来捉;抛完仍念诵:“泥鳅公,泥鳅婆,公不离婆,称不离砣;和乐乐,崽崽多,一多多到几背篓!”

    平常之人夜晚出去摸泥鳅或外出捕鱼,据说也会碰上坛主老子。碰上坛主老子时,泥鳅或鱼则横七坚八地躺在田中取之不尽。这时,当事者应迅速返回,否则会被坛主老子缠去或射死。

    梅山地区水塘边、田垅中或房前屋后的古树怪石旁,即为坛主老子的住所。哪家有脚手痛的病人,即请师公去古树或怪石下罩一个钵子,杀鸡作法敬坛神。钵子四周以四颗小石子微微撑起,为坛主老子的屋;钵子旁插着以竹片做的尺余长的弓,以高梁杆做枝箭插在一边,这就是坛主老子的武器。以祈祷坛主老子保佑病者早愈。这样年深月久,罩钵子的人多了,次数多了,有的古树下或怪石旁,钵子多达十几甚至几十个。

    相传坛主老子什么都不怕,就只怕放牛娃子。据说有一次,一个放牛娃子在罩了许多钵子的坛主树旁放牛。这娃子好玩,牛吃草吃到坛主树下也不知道。牛在坛主树下一连踩烂了好几个钵子,坛主老子火了,便用箭来射,谁知一箭射去,牛只是甩甩尾巴,坛主老子惊惶不已,房子都踩烂了,到哪里去住呢(钵子即为坛主老子的房子)?坛主老子正在无计可施之际,那放牛娃子见牛踩烂了钵子,大为惊骇,对着牛急抽几条子,一声喝叫,把牛赶走了。坛主老子心想:放牛娃子真够厉害,我这么射箭,牛却不怕,就只怕这放牛娃子,看来这放牛娃子是得罪不得的。于是传留子孙,不能得罪放牛娃子。

    小时候,经常会有拄拐杖的老人家跑到“马才东故居”(新屋院子)来借炒菜锅;每次还回来,发现菜锅有很重的腥味,还会粘着断腿、断翅等等;大家猜测,这位老人家是“千年坛主树”的化身,菜锅是借去煮蝗虫、蛤蟆、蜻蜓等动物。于是纷纷建议菜锅主人用纸和墨灰仿制一个菜锅,“坛主”把菜锅借去炒菜,一下子就被火烧掉,“坛主”无锅可还,再也不好意思来借锅了。

    一对老夫妇得罪了坛主老子,坛主老子便前去射他们。当晚,坛主老子躲在门角落的尿桶边(梅山地区都把尿桶放在门后的角落,晚上小便时便不须外出。这可能与山区夜晚外出怕猛兽伤人有关)。这时,床上老两口说话了。夫说:“我要射(泄尿)了,那东西(尿桶)在哪?”妻说:“在门角落里,你去射(泄)吧。”坛主老子惊惧不已,心想:我还没射,他反而先来射我。于是迅速溜之大吉。

    坛主老子气喘吁吁地回到家中,实在不甘心就此罢休。第二天傍晚,他去躲在老两口的床下,心想等他两睡觉了好射。这时床上老两口又说话了。夫问:“明天我们吃么子?”妻答:“就砍床底下那东西吧。”坛主老子吓得魂不附体,心想:我还没射他们,他们反而要砍我来吃。于是拔腿怆惶而逃。其实,夫妇俩说砍床下的那“东西”,指的是个大南瓜。

    梅山地区有关坛主老子的故事十分有趣,都是现实生活中劳动人民的化身。上面几则故事十分明显地拟人化。而且,看来这坛主老子还是个十分乐观、玩笑满腹的人呢。不难看出,坛主老子的原型具有两个特点。首先,他是个具有丰富的捕鱼经验及技术的人;其次,他是个跛子。跛子则可能因为长时间地在水中捕鱼摸泥鳅,引起关节炎或骨髓炎,或毒水浸入化脓所致。古时科学技术落后,医疗水平差,故有着丰富经验的、长期在水中与鱼虾打交道而使脚致跛的就不足为怪了。当然,从中不难看出,坛主神的原型,即为具有丰富的打鱼摸虾、捉泥鳅的经验的,为人类早期阶段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这类神也是世世代代前赴后继,不是个体,而是群体。

    《邵阳文库》

    梅山文化区靠禾稼为业的平坦地区,每当稻谷收割完毕的秋冬季节,则有专业掮棚看鸭的人。这类人赶着鸭子,少则几十只,多则数百只不等,每天换块地方,捡食收割稻子时遗落的谷粒,晚上则用帘子将鸭子圈起来,鸭主在一旁搭个棚子安铺,陪鸭子同住。不管换到什么生疏的地方,鸭子都很听话,只需晚上把帘子一架,鸭子一只不漏地全会进去;白天也不会乱跑,因此,鸭主不会费气力去管鸭。看鸭人崇拜梅山神,也是梅山神附体的人,死后也成为梅山神,其活动也充满神秘色彩。他们管鸭有奇术,所以鸭子很听他们的话。他们面对数百上千只鸭子,可在田垅中“画地为牢”,而鸭子却“不敢越雷池半步”。放鸭人每天放鸭前要圈范围,围着要放的地方走一圈。很是奇怪,没有一只鸭子敢越过鸭主走过的圈线。梅山地区野兽出没无常,狐狸、野猫之类是鸭子的大敌;而看鸭子人对防御野兽侵袭有一套特殊本领,他晚上可在圈鸭子的帘子周围做手脚,野兽尽管狡猾异常,也只能围绕竹帘走圈圈,进不了帘内(竹帘只有尺余高,且一撞即破);但是如果看鸭人某天忽然兴趣大发,想食野味时,他能算准野兽类别,来的时间、方向,便及时布网,将野兽捕捉,去皮炒熟下酒,据我父亲马少侨叙述,他儿时就亲眼见到一个鸭客。有一天,忽然对大家说:“今晚半夜有只狐狸来偷鸭,将捉来作下酒菜。是夜,他果然在鸭棚打到一只大狐狸。这类故事在梅山地区到处都有传说。

    梅山文化区广泛尊崇倒路梅山张五郎。传说张五郎原先不仅能双手掌地倒立行走,就连顺路也走得和常人无异,是妻子急急如律令(太上老君的女儿)用定身法把他变成只会走倒路的“倒路梅山”的。这一故事形象地记录了母系制社会向父系制社会过渡的史迹,全面反映了古代刀耕火种农作制情景,反映了梅山地区古时婚嫁习俗,同时客观描述了道教与巫术的渗透关系,象征地反映出巫术活动借用道教法术的真实面貌。

    散居于隆回县西北部小沙江地区的花瑶,为古“梅山蛮”后裔,也是古梅山地区族民所遗传至今唯一没被同化的一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决定了婚俗活动的原始性,其中以湿田泥追击媒人和“顿屁股”段落,极具学术价值和娱乐观赏功能。在“衣不遮体、食不饱暖”的洪荒年代,部落有着强大的内聚力,部落成员既是劳动力又是战斗力,人力资源十分珍贵。原始部落之间的残酷战争,大多为战争双方各自为扩充劳动力和战斗力而爆发的:男俘用来劳动,女俘用来繁衍后代。婚礼预示女方村落将减少成员(劳动力和战斗力),而减少成员的主要原因则归之于媒人,于是追击媒人就在所难免了。只不过在婚俗中已演变为娱乐活动,以不伤人体的湿田泥取代了残酷战争中的土块、石头、棍棒。而“顿屁股”风俗则表现了“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群婚制的彻底崩溃。姑娘们向男的“顿屁股”,艺术地表现了向自己以前相好的男人逐个告别,是对群婚制最终解体的一种追忆。

    隆回北面地区(如荷田乡长鄄村等),至今仍盛行着一种古朴的送崽习俗。即于中秋夜去人家瓜地偷一个特大冬瓜,做一小孩打扮。吹吹打打,一路鞭炮送到无崽之家。对其科学地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其为远古葫芦文化的遗俗,偷瓜送崽就是葫芦崇拜,葫芦崇拜就是母体崇拜,它象征着繁育人类的子宫和生殖力,并且,在上万年的传承演变过程中变异不大,是研究中华民族远古葫芦文化的活标本。

    隆回滩头镇民间生产的工艺品滩头年画,历史悠久,闻名海内外,现代文坛巨人鲁迅先生曾对之有过生动的描述。据说远在南宋时代,滩头就已有了神佛像的印刷;元代刻印的财神赵公元帅像,曾广销湘桂川黔;到明万历年间,滩头年画极为繁荣昌盛,除销往大西南各省外,也销往日本、朝鲜及印度支那各国。现今,日本、台湾等博物馆都收藏有滩头年画。

    滩头年画制作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印刷师又是美术师。年画印出之后,动物包括人,都要再绘眼睛、眉毛的,谓之“开脸”,而这项工作又都由印刷师一人承担,印、画浑然一体。滩涂头年画中的“老鼠嫁女”图的特色,是梅山地区年画区别于其它地区年画的重要标志。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区生产传统手工艺年画近20处,内容也大同小异,甚至也有“老鼠嫁女”图。但其它地区的“老鼠嫁女”图却没有猫,而滩头年画“老鼠嫁女”图却在画面右上角部分蹲有一只大而温驯的猫。本来动物间猫鼠不同穴是其本性,是天然之大敌;而梅山文化区“老鼠嫁女”图却艺术地把猫、鼠之间处理得和谐统一,象征地反映出梅山地区劳动人们希望和平、安定的生活。表现了梅山人们长期饱受残酷战争的痛苦折磨,而祈盼详和、美满、安定生活的大同思想。

    城步一带本属“飞山蛮”文化区,自宋熙宁五年(1072年)开梅山后,该地域逐渐为梅山文化所渗透、所统治,而成为多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撑”(据“十六大”报告)。该地区为祈求土地“圣公”,先祖“神灵”保佑人们四季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于每年农历二月逢“卯”日和十月逢“亥”日,向诸神许愿还愿。这种活动就叫“庆鼓云”。其表演动作,都为人类生产活动的再现。

    在梅山文化中,这一活动从傩戏的发展到成熟的线索明显可鉴;即由“庆鼓坛”到“庆大愿”到傩戏。值得注意的是,傩戏原型“庆鼓坛”为什么在邵阳城步至今仍保留于民间?主要是由于该地域生产力低落,经济不发达,科学水平落后,交通闭塞所至。因而“庆鼓坛”是活在邵阳民间的远古文物,极具学术价值。

    整个雪峰山区如城步南山、武冈云山、隆回望云山、三角寨……等处,都流传有秦始皇派员采集不死之药而不归成仙的传说;隆回大东山、望云山和新邵龙山等处的“药王故事”纷传。

    梅山文化中的许多事象,目前尚难以用现代科学思维进行解释,但又往往是这些问题为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智慧、经验的结晶。如医药民俗中的“强盗水”治疗跌打损伤和红伤骨折,可说是药到病除,立竿见影;“狂犬咒”治疗疯狗咬伤,可说是特效,现今令许多大医院都叹为观止;治疗乳腺癌只需一、两味药,便能在很短的时期让患者完好如初,不象现今许多大医院需做切除乳房手术,既有奇效,又能保证形体美;治疗无名肿毒更是药效奇特,能让患者在很短时间恢复健康。这些,至今仍令一些名医瞠目结舌地不得其解。

    现今仍在生活中极具生命力的隆回县周旺镇的《吉星楼通历》,是天文学的伟大先驱,自明代流传以来,广为世人接受和喜爱。上世纪80年代中叶,经南京天文台测试验证,其间数据与现代国际标准数据完全吻合,但比现代天文科学的创始还要早100多年。在梅山文化区的这样一个闭塞地区,生产力水平和科技的落后状况,竟能创造出如此先进科学,确实是一个不解之迷。

    邵阳著名花鼓戏《刘海砍樵》,即来源于城步白云洞的“刘海故事”;明代无名氏所著《杨家将演义》的许多章节,也来源于城步,“杨家将”系列故事,如“杨令婆婆的传说”、“杨文广围困柳州城”等。

    马氏宗祠旧址

    马氏宗祠创建于清朝康熙五十三年(1714);三修于1935年,于右任 [2] 题额;此图摄于80年代。

    补充资料

    [1]

    马铁鹰:马才东房、马少侨次子。研究员。出生于1953年,毕业于湘潭大学民间文学专业(在职硕士)。曾为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邵阳市八、九、十届政协常委,湖南省第九届和第十届人大代表,九三学社邵阳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邵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其中2010年和2011年兼任邵阳市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楹联学会会员。1982年起定向从事民俗学、民间文学资料的搜集整理及理沦研究。发表民间文学作品150余篇,民俗学、民间文学理论文章50余篇;主编《中国第三届梅山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第一届梅山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和《宝庆风情百期集萃》;著有《傻子学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梅山文化概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其作品,《桃花江的故事》获1989年全国民间文学一等奖;《梅山文化的民俗特色》获1995年中国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优秀奖;《梅山文化概论》系梅山文化研究领域的第一部专著,2000年荣获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其本人,1996年接受邵阳电视台“文化名人专访”;1997年被写入报告文学《走近民间文学家马铁鹰》并在《文坛艺苑》刊出;1999年荣获全国“德艺双馨文学家”称号;2005年,与法国远东大学合作课题《梅山医俗》结题;2008年,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课题《梅山坛神信仰习俗调查》结题。(补充:《梅山文化钩沉》被收入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邵阳文库》。)

    [2]

    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清朝光绪五年(1879)出生于陕西三原。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同盟会早期骨干,中国近代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文化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尤其是担任监察院院长一职长达34年;同时也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宝庆名门】长鄄马铁鹰的梅山文化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iu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