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剧《小欢喜》,里面有两个情节让我心生感慨。
一是高考动员大会上学生家长代表讲话,虽然季杨杨的学习成绩不佳,但学校却安排了季杨杨的父亲,原因很简单,他是区长,是官。学校觉得理所当然,家长们也无异议,就连孩子们(除了季杨杨本人)似乎也不觉得不妥;
二,季区长的爱人刘静住院,医院不知道她身份时,也没有主任出面,也没有专家会诊,甚至做手术都不成功,可当季区长一路面,一切都不同了,专家主任急匆匆赶来,又是道歉,又是赔礼。接下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昨天参加“2019年运城工业博览会”。闭馆时,展馆南边推拉门的开关不听遥控器控制,打不开了。门口的保安同志把门推开一米左右,人可以出入,车去北门。可是偏偏有一辆车不知情,就开到了南门口。开车的把头探出来让保安开门,一个年轻的刚说了一句“门坏了”,另一位年龄稍大的赶紧把他拉开,对着司机说:没事,我们给你把门推开。然后招呼其他人一起推门。有人不解,我正好路过,听到他给那人解释:这是副区长。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里比比皆是。
究其原因,就是中国的“官本位”的思想在作祟。
“官本位”就是以官为本,以官为贵。这种思想在中国不但起源早,大概从周朝就有了,而且根深蒂固。
“官本位”思想的起源和中国的封建制度有关,从有皇帝的那天起,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全天下他一人说了算。他忙不过来,就安排了许许多多的代言人,这些人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官”。这些官打着皇帝的的名号,以“父母”的名义掌管着老百姓的生杀大权。久而久之,在老百姓的脑海里就形成了对官的畏惧、服从、尊崇心里。几千年的积习相沿,到了今天,人们见了当官的,不由自主就把自己的身份降到了尘埃里。总是以认识达官贵人为荣。
其实想想,也无可厚非,人家当官的毕竟掌握着自己的前程。有什么事了,人家一言九鼎,既可救你于水火之中,又可陷你于污淖之中。比如《小欢喜》中的校长,今天我给了你季区长面子,明天我有事找你,你好意思说不帮忙?还有那医院的主任,亦是如此。至于那位展会的保安,倘若不给副区长开门,惹得区长不高兴,一句话端了你的饭碗,也不是不可能。
中国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的说法,虽然官途凶险,险象环生,暗流涌动,但人们还是前赴后继,勇往直前。说明了做官依然是人生的最好选择。为嘛?很简单--当官利大于弊。
首先,当官能发财。人们祝愿时常说“升官发财”,而且升官一定是放在发财前面。这是因为,只有升了官,就有了发财的基础。或受贿,或豪取。
其次,当官能耀武扬威。但凡到了一定的官位,出行时必定前呼后拥。所到之处,人人毕恭毕敬,鞍前马后地侍候。这时,就会有优越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第三,当官好办事。中国人办事,喜欢讲关系,有了关系,啥事都好办;没有关系,好办的事,拖着办,难办的事,不能办。但如果是官就不同了,一句话的事。住院没病床了,一个电话,有了;上学没名额,一张条子,有了;就连杀了人,放了火,都有可能无罪释放。
人有不同,官亦有别。有贪官污吏,就有清官明吏。两者皆可能史册留名,不同的事,贪官遭人唾骂,清官万人敬仰。就看你愿意当什么样的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