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小学课本还是初中、高中课本,每几年都会历经一次整改。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完善它,向每个学生呈现更丰富的语文世界,打开更宽阔的语文视角。因为上学期已经考了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的笔试,这学期加上要面试,所以还没开学就已经把初中三年六本书借全了,做好充分准备立志一次性通过。不努力肯定没有收获,既然自己内心很笃定地选择当老师这条路了,便只顾风雨兼程。
上“中学语文教材研究”这节课的时候,老师提到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已经重新进行了修订,不同于以往的七年级上册的课本,刚巧借重了七年级下册这本书,于是有了不可不买的理由。教材买到手,色彩鲜明却不张扬的封面很引人注意,这里暂且不论新旧课本之间的异同。
上午捧着看完了第一单元,前三篇课文主要是描写四季的景色,后一篇是古诗三首,课后单元活动是写作练习。从三年级学习写作以来,它始终贯彻着我们学生时代,它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因此老师、家长、学生对此也格外看重,不管是做阅读理解还是学习课文内容,语文老师总少不了把它和作文写作联系起来讲,让学生们学习那些作家是怎么谋篇布局,怎么对景物、人物进行刻画的。日记也成了回家作业,作文大全每学期开学的时候都会买一套,每年暑期的时候也报作文辅导班。每次作文本发下来的时候,孩子们看到分数和评语不知所措,家长也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哎,为什么作文这么难写呢?想拿个高分怎么比登天还难呢?谁来拯救我们的作文呐!
学生时代过来的,能深刻体会到这种想撞墙的心理。每次语文考试的时候都特别担心,怕状况百出:时间不够,作文题材不熟悉,审题不清楚等等。这种担心害怕和紧张心理导致更加不喜欢、不敢去写作文,总觉得自己写不好、不会写,于是恶性循环,看到作文一个头两个大。好像作文就是为考试而生,为考试而“灭”,找不到更好的理由去解释为什么要去写作文了。
直到现在快大学毕业了,我也没彻底捋清怎么把文章写的更好更妙。这几年课外书看的也不少,我的内心一直都相信:“量的积累一定会达到质的飞跃。”所以一直在这条路上坚持着,不知不觉中觉得看书是个美好、享受的过程,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觉得写作是个美好和享受的过程,这个过程能让我开心的笑逐颜开,感动的热泪盈眶,那么我输出的文字肯定是充沛的,因为我投入的是真情实感。
读了这单元的课后写作活动,深受启发于是提笔写下这篇随想。回想自己在暑期辅导班的教学,深深地感受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放下畏难的心理,抛下语文老师的套路和技巧,来场自己与心灵的对话,从自己的身边写起,写最熟悉的人和事,不要为考试而去写篇文章。汪曾祺先生曾说:”我手写我心。“写作的过程就是人的内心世界外化的过程,它没有什么”高难动作“,而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