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写作
30岁一事无成,又找不到出路?因为你不知道这5点

30岁一事无成,又找不到出路?因为你不知道这5点

作者: 帽帽的小宣园 | 来源:发表于2019-08-22 09:47 被阅读13次

    最近跟朋友聊的最多的是,眼看就要奔30岁了,工作快6年了。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工作却没有什么起色。物价每年都上涨,工资却不怎么涨。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迷茫,观望、徘徊,自怨自艾上。想努力,找不到出路。

    有个一毕业就自己创业的朋友提出了几个很核心的问题:你们所谓的出路到底是什么?你们想要过上怎么样的生活?

    有人说,希望日子舒心,没有这么多的烦心事。

    有人说,希望不用工作也不用担心钱的事情。

    有人说,现在的工作一点价值都没有,在混日子。不想再混日子了。

    最后我发现,他们说的这些所谓的出路非常虚幻。关注的是自我的认为和意愿,没有客观的思考过自己到底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对未来生活的具体描述都做不到,完全是在幻想中寻找所谓的出路。

    所以他们时不时就会对现状不满,对未来产生焦虑。跟朋友聊一场,结果发现大家也都还没变。有个时常找我聊天的朋友,每次说的话都一样。她一找我,她接下来要说的话我都能知道。我们一针对她提出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她总有理由反驳。我严重怀疑她找我们感慨,就是为了确定还有人跟自己是一样的,心底就不那么恐慌了。

    对现实不满,不想持续焦虑,就得做出改变,停止活在虚幻当中,去了解真实的世界。

    如何做出改变呢?如果你下班后有时间,那么当然更好了,可以开始副业。如果下班后你要忙着家庭琐事,那么可以在工作中做些改变。《能力陷阱》里面把改变分为5个阶段:1、发现差异,2、只加不减,3、混乱迷茫,4、重新设定前进方向,5、内在化。

    30岁一事无成,又找不到出路?因为你不知道这5点

    01 发现差异,有一颗想要改变的心

    通常人们是在当前需求和实际能力未达到平衡时,会不满足,会想要做出改变。我们的需求和能力都是会不断发生改变的。这两者的平衡也都是暂时的,所以我们有改变的需求。

    有的人是认识到理想中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的差距有多大,而产生改变的紧迫感。而有的人是发现自己和同龄人之间的差距,会有追赶他人的紧迫感。当一个人发现,自己需要改变的时候,才更可能采取改变的行动。

    我有个同事跟他老婆不在同一座城市工作。从他结婚的时候就一直嚷嚷着要辞职,但是几年过去了,孩子都生了,他们依然两地分居。好多人都劝他去他老婆的城市,他的理由是,不知道辞职了以后会怎么样。他老婆在那边是有编制的,他在这边也是有编制的。

    对于体制内的人来说,改变尤其困难。首先会选择体制内的人,追求的就是稳定。编制对于体制内追求安稳的人来说,就像是一张网。我们对于这张网的态度是,想要挣脱又无比的留恋。

    今年那位同事辞职了,因为有了孩子以后他老婆忙不过来,也希望他不要再在家庭中缺位。他们考虑再三,他决定辞职。辞职以后虽然经历过一些波折,现在工作找到了,也比之前多了一些时间陪孩子。他跟我坦言:”早知道何必熬那么久呢。刚开始担心难找到工作,担心太长时间找不到工作,房子得断贷。做出改变,会有一段时间不适应,但是当做出改变的行动以后,结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糟糕。

    持续焦虑、迷茫的人大部分都停留在这一步。知道这些下去是不行的,却一直不愿意做出改变的行动。不愿意做出改变的最大原因是,对确定性的过分痴迷。很多时候的改变都是外界条件,逼得我们不得不做出改变。比如失业、结婚,家里出现意外。

    提到改变总有人纠结:30岁才想改变会不会太迟了。有句话叫:“种一棵树最好的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对于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甚至对于这个现实的世界,30岁去想人生方向的问题都算比较晚的。但是对你来说正好,因为你以前不知道要改变,现在开始改变,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30岁一事无成,又找不到出路?因为你不知道这5点

    02 增加新角色的行为,以往的行为保持不变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说每天都不想上班,身边也有人整天嚷嚷着不想上班。当你对现状不满,不要整天忧愁却什么也不做。也不要一决定改变,就不管不顾地裸辞。我是不建议裸辞的,辞职一时爽,辞职以后的问题还是得面对。辞职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找不到工作,得准备至少一年半载的生活费。有的人也许辞职的时候,心中大概有一个方向自己要找哪方面的工作,但是找工作的时候却发现,跟自己心中想的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

    《能力陷阱》建议先不停止做能够让我们有好处(拿薪水)的事情,增加一些之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在完成本职工作以外,去做一些不是本职工作范围之内的事情,扩大本职工作的范围。

    Line的前CEO森川亮在《简单思考》中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他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了日本电视放送网工作。本来他是希望从事音乐相关工作,没想到却被分到计算机部门。很多人面对工作中的挫折就是,消沉过后,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森川亮也很消沉,但他只消沉了半年,他决定好好干。除了做好日常工作,他还很努力的学习计算机知识。能力提升了以后,各部门的人都来找他帮忙。他还自己弄了个”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因为这项业务和电视台的主业有些冲突,他决定辞职。最后他们电视台,专门为此成立了一个网络商务部门,并叫他负责。

    很多人把自己一事无成的原因说成是,工作没有价值。其实不是工作没有价值,是自己缺乏发现价值的眼光。只把眼光放在本职工作上,不去看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森川亮就通过不断提升本职工作外的事情,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岗位。

    30岁一事无成,又找不到出路?因为你不知道这5点

    03 非线性成长的迷茫期

    成长的模式并不是线性关系。线性关系就是投入和产出能够按比例扩大。例如一斤橘子5块钱一斤,那么10斤橘子就是50块钱。输入多少,输出就会呈比例增加。

    非线性就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例如很饿的时候吃一个面包的幸福感和吃第二个面包的幸福感不会是增加一倍。人的成长是非线性的,你多做一些本职工作外的事情,变得更加劳累,但是你的收获并不会变得更多。你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付出是否能够获得回报,自己的付出是否有意义。

    个人改变模型

    我从2018年开始在下班后写作。为了多一些看书写作的时间,我推荐掉了一些聚会,在一些朋友眼里我变成了”不合群”“想出名想疯了“。下班后写作让我,不但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读书写作,还要忍受身边的人的不理解。写的东西也没得到任何的反馈,没有任何的收入。在这个过程中,迷茫,痛苦随之而来。导致我几次放弃了写作,又几次重新拾起笔来写。

    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大意说的是为什么我们都那么喜欢玩游戏。因为玩游戏目标明确且会有即使反馈。你的目标是推倒敌方水晶,中途还有几座塔要推倒,你一路去推塔,前进的路径一眼能够看得到。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付出是得不到及时回馈的。就拿我自己来说,我吭吭唧唧的写了一年,也就19年4月份开始有一些的入,有一些反馈。

    当我回过头看以前写的文章的时候,我发现慢慢的我发现了一些适合我的文章结构,我最常写的方向。通过写作和看书,我发现我开始会运用素材了。成长从来都是走两步退一步的,只有往前走才能够到达终点。

    30岁一事无成,又找不到出路?因为你不知道这5点

    04 重新定位,继续前行

    迷茫期的不懈坚持和回顾,可以让我们确定未来的方向。最初的目标在前进的过程中也许已经发生了改变。

    我写作的初衷就是打发时间,让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焦虑。以前我给自己的具体目标是,每天写200字,随便写些什么就好,养成写作的习惯。当我养成习惯了以后,我虽然做不到日更,但写2000字对于我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机械性的写已经不是我的目标,我现在的目标变成了关注文章的质量。所以我需要关注的不再是,我今天有没有完成写200字的目标。而是一旦我写,我就得琢磨文章的标题,结构,去寻找素材,怎么确定立意。

    目标对于前行的人来说,就像是指路牌。但是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路不会一直是平坦的直道一样。我们需要时常停下来看看以前的目标是否还有用。若是没有用,就要从新订立目标。

    30岁一事无成,又找不到出路?因为你不知道这5点

    05 内在化,量变到质变

    我们在迷茫的时候付出了行动,在行动中,自身得到一些升华,成为一个全新的自己。

    《能力陷阱》说:

    你把一个改变内在化以后,它就会依靠你的经历而变得坚实而有基础——真实存在,能触碰得到,并且深深存在于新的自我定义中。这就是一个由外在表现力转变为内在洞察力的过程。

    例如一个人在汇报工作时,发现重要的不是念出PPT的内容,而是富有感染力的演讲。接着他又发现,这种富有感染力也可以用在团队合作上加大他的影响力。他把这种对他人的感染力用在团队合作上,最后他成功了。好的结果可以巩固刚开始的猜想,然后这种猜想成了他脑海中的某种观念。行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内在观念,因为只有行动了才能得到结果,结果可以说明一切。

    “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句话为什么会成为鸡汤。因为很多人觉得这句话是说,你可以决定你的未来,你想要什么样的未来,你想就行了,或者你稍微做一点事,你想要的就会瞬间出现在你的面前。但这句话是说,未来要经你手,去做很多的事,经历很多的事。你要将你的能力,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组合,运用你的能力。你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未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岁一事无成,又找不到出路?因为你不知道这5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mg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