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股市早评-金融-证券-财经-理财-投资-股票理财投资投资界
血洗中国股市真正的原因大公开,建议炒股的朋友每天睡觉前看几行

血洗中国股市真正的原因大公开,建议炒股的朋友每天睡觉前看几行

作者: 31eb99ef75ff | 来源:发表于2018-09-12 11:14 被阅读2次

为了使广大的投资者明晰庄家的操盘全过程,下面我们以某公司为例,全面剖析庄家操盘的隐蔽手法。

1.选定目标个股

某上市公司总股本1.8亿股,流通股5000万股。盘子适中,流通市值较低。法人股较集中,第一大股东持有32%股权。前100名流通股东的筹码相当分散,目前还没有其他机构介入。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等基本面总体较稳健,现金流较充沛,资产负债率较低(30%),资产出让容易等。目前股价较低,介入风险相当低。

2.确定总体操盘思路

未来大盘总体趋势:因上市公司业绩整体下滑、国有股减持、财务丑闻等一系列的负面信息影响,预计2002年到2003年春大盘总体呈现调整格局,虽然期间会有一轮向上小行情,但新一轮的大行情产生最快于2003年春节以后。这为充分建仓提供了必要的天时地利。

庄家在上市公司未来基本面出现重大变化、未来推出的金融政策整体趋好和未来大盘将产生新一轮行情等基础上惯彻其“资本运作”思路:

(1)吸筹思路:通过上市公司业绩预亏、上市公司负面消息和股票技术图形……一系列的运作,以及利用大盘连续重挫和市场的悲观情绪……一系列的不利因素,强化投资者的抛售意识和悲观情绪,让投资者确信股价还要下挫,从而掩饰吸筹的目的。对于吸筹一系列的运作策划是基于:第一、大盘连续大幅重挫的深度和市场的恐惧情绪,预示大盘已经进入中短期的底部区域;第二、近期市场被连续的重量级利空消息所笼罩,而这些消息导致投资者抛售股票,或对股票不感兴趣;第三、在目前市况下,上市公司公告业绩预亏等负面信息,都会引发投资者抛股,股价出现重挫……这为低价建仓提供必要的环境。

(2)拉升思路:通过并购重组、大宗交易、技术图形……一系列的运作,以及适时“借势”——借大盘攀升和适度“借力”——借正面的金融政策……系列的有利因素,激起投资者的追涨意愿,让投资者相信上市公司受主力的追捧和其股票具有上涨潜力,从而掩盖推升股价的目的。对于拉升一系列的运作策划是基于:一方面,并购重组(大黑马产生的摇篮)等题材极具号召力和想象力,极受市场分析人士、基金、其他机构的青睐,股价极易出现飙升;另一方面,要抓住阿基里斯之踵——投资者追涨杀跌的心理弱点,营造赚钱效应,培养和凝聚一批跟风盘,从而为未来出货埋下伏笔。同时,未来推出的政策整体趋好,预示未来股价的上升将来自政策面的影响和配合。

(3)出货思路:通过外资并购、高送配方案、调升股票的评级……一系列的运作,以及利用大盘的走强和公布的正面金融政策……一系列的有利因素,强化投资者的持股意愿,让投资者确信上市公司极具投资价值和股票极具上升潜力,从而达到隐藏出货的目的。对于出货一系列的运作的策划是基于:其一,外资并购是中国证券市场长久的投资焦点。外资并购的发展,将从合资、参股、到控股,这将逐步把外资并购炒作推向高潮;其二、推出两次高送配题材(多次送配是大黑马的关键魅力)。股价经过两次除权变成低价股,为股价的上升打开广阔的空间,极易受投资者的关注;其三、未来公布的一系列正面金融政策,将推动大盘向上攀升,以及将强化投资者的持股信心。

3.联系上市公司配合

庄家运作:要用多少钱?上市公司怎么配合?

其一、资金计划方面:9000万、8000万、6000万……共计3.5亿元,其中包括吸筹资金、拉升资金和后备资金……

其二、公关计划方面:设立关联公司、控股公司和合资公司……

①Xx公司——是由X软件公司设立的关联公司,是证券市场的代言人;Xxx公司——是由上市公司与X公司设立的合资公司,并购重组的代言人。

②Yy公司——是由传媒公司Y设立的控股公司,是证券市场的代言人;Yyy公司——是由上市公司与Y公司设立的联营公司,并购重组的代言人。

③Zz公司——是由Z生物公司设立的参股公司,是证券市场的代言人;Zzz公司——是由上市公司与Z公司设立的合资公司,是外资并购的代言人。

④W公司——是一家在中国内地注册的私募基金,Ww公司——是一家在英属群岛注册的私募基金,无人知道其背景。

⑤准备公司和个人证券账户。

其三、融资计划方面:5000万、5000万,共融资1亿元,其中包括债务融资、权益融资和混合融资。

4.操盘运作

(1)第一步:吸筹。

吸筹策略:首先,上市公司公告“中期业绩预亏”,股价随之回落,当下挫至5元底部时,开始分批吸纳,股价随着回升,当回升至6元时,停止吸纳。接着,等待某段时间大盘大幅重挫,股价跟随重挫,当下挫至上次底位5元时,再分批吸纳,股价又回升,当回升至上次高位6元时,又停止吸纳。之后,预计大盘将受重量级的负面消息(上市公司财务丑闻等)影响而深跌,股价随着下挫,当回落至5~5.5元区域时,再次分批建仓,这次股价越过上次高位6元,直到预定6.5元左右。以后每次股价回落低点逐步上移,每次股价抬高5%~10%。

这一过程中,对吸筹总量和价格也有所控制:吸筹初期股价为5~6元,中期不高于7元,末期最高不超过8元,吸筹周期为5~7月,吸筹总量不应少于2000万股,最多不宜超过3000万股,即最低控盘率为40%,最高控盘率为60%,最理想控盘率为50%。在2002年12月31日之前,Xx公司账户和Yy公司账户的持仓量达到200~300万股,成为上市公司的前十名股东之一。其余全部使用个人账户,每个账户的持仓量不宜超过20万股。

为了顺利建仓,操盘手还会准备其他策略:不但通过上市公司披露年度业绩预亏、诉讼等利空信息,让市场确信股价还要进一步下挫,令股价回落,然后乘机分批吸纳;而且还通过最近市场受负面的消息影响,借此消息沽穿重要技术支撑位,构筑股价进一步下跌的形态,然后乘机建仓。

(2)第二步:拉升。

题材配合:第一步的并购重组,主要是剥离不良资产和债务。第一、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和负债出售给第一大股东,共获得现金1亿元;第二、上市公司欠银行债务1亿元,解决方案是停息挂账或保本还息或银企合作;第三、上市公司对其或有负债与××相关公司签订反担保协议。

制造换庄:在披露“债务重组”信息之前,将股价缓慢推高至12~14元区域,然后以很不标准的强势形态——杯状形态或匙状形态进行整理,直到披露债务重组信息。在披露信息当天复牌后,股价拉升至涨停板,持续推高股价至18~20元区域,然后无量下跌,形成经典理论的做空K线形态的模式,自然市场感觉股价有进一步下跌的势头。在形成经典理论的做空K线形态的末端,传出并购重组消息——通过香港媒体记者对×××公司的采访报道,泄露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消息——在这些朦胧消息的配合下,将股价推高至24~26元区域,然后随着大盘下挫而回落。在发布澄清公告之前,股价缓慢回升至前期高位区域25~26元。在传言很盛时,发布澄清公告,大意为:“没有重组意向”或“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让股价回落至上次底位区域23~24元。(评述:看到这里,技术派人士该大跌眼镜了罢。在这么狡猾的陷阱面前,再精技术也难免要跌倒。)接着,股价经过一二个月的盘整。在盘整末端,通过持续温和放量和拉出中阳的拉升方式,将××公司账户的部分筹码倒入W公司账户,同时令股价向上突破前期高位,股价创出新高,站稳在27~28元区域。这样W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十大股东之一。

备选方案:在盘整期间,股价逐步构筑符合经典理论的做多K线形态的模式——上升三角形或矩形整理形态,形成股价有进一步上升势头的印象,同时配合大盘,通过持续温和放量和拉升越过前期高点,将某某公司账户部分筹码倒入W公司账户,成为上市公司的十大股东之一。

(3)第三步:再度拉升。

题材配合:第二步的并购重组,主要是股权转让和资产置换。第一、收购公司M和N,分别收购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20%和12%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和第二大股东,总计金额为1亿元;第二、上市公司分别收购M和N的下属两子公司的51%、49%的股权,成为其第一和第二大股东,总计金额为1亿元;第三、上市公司并购整合,更名为××软件公司。

制造换庄:在股价经过三四个月的调整之后,股价再度缓慢走强,将股价推高至上次高位区域27~28元,然后进行很不标准平台盘整,直到披露并购重组信息前天。公告“上市公司股权转让”当天复牌后,股价越过27~28元上次高过,飙升至32~34元,同时减持推高时增仓的筹码。随着,等待某日大盘深跌之时,股价也突然向下无量破位,并形成“三只乌鸦”的K线组合,市场感觉股价有进一步下跌的势头。之后以一巨量长阳重新回升到前期高位32~34元区域,自然形成向上K线组合的模式,市场自然感觉股价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第二天披露“上市公司收购股权”信息,同时减持推高时增仓的筹码,股价逐步回落。接着,在披露年(中)报“10股送8转增2”的分配方案之前,股价再度攀升,量能持续温和放大,逐步构筑经典理论的做多量价图形,自然市场感觉股价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向,突破上次高位34元区域,站稳在元36~37元高位。公布年(中)报高送配方案的当天复牌后,股价大幅高开,放出巨量,同时减持推升时增仓的筹码。

备选方案:预计近期市场公布利好信息之前,股价进行整理。在市场公布利好信息第二天,公布上市公司更名为××软件公司,然后缓慢推升股价,量温和放大,同时减持推升时增仓的筹码;不仅如此,还等待某短时间大盘走强之日,披露大宗交易信息,“将W公司的持股转让给WW公司”的第二天之后,通过媒体对WW公司的追踪报道,揭露该公司是一家在英属群岛注册的私募基金,在×××的配合下,激起市场对其产生巨大的想象力,然后持续放出巨量和拉出长阳,同时分批减持推高时增仓的筹码。(评述:这个方案,足以把最理智的散户搞晕。)

(4)第四步:出货。

题材配合:第三步的并购重组,主要是出让上市公司和置换股票。第一、与××国际传媒公司洽谈出让上市公司事宜;第二、与几家国际软件公司洽谈出让上市公司事项;第三、公布“××国际软件公司收购上市公司”意向信息;第四、公布“××国际软件公司与上市公司换股方案”的信息。

制造换庄:股价经过除权之后,在18~20元除权区域振荡整理。在中(年)报又推出第二次分配方案——10股送8的公告之前的二三个月,股价逐渐走出强势双底整理形态,直到公布中(年)报。在公告分配方案当天复牌,股价推升至涨停板,放出巨量,然后逐步构筑经典理论的做多量价图形,站稳在44~46元(第一次的除权区域为22~23元)区域,同时减持推高时增仓的筹码。

造势出货:一方面,通过香港媒体记者对Zzz公司的采访报道,向市场透露A、B和C国际软件公司拟收购上市公司的股权消息;另一方面,利用有影响力的证券研究机构,在各大媒体发表“外资并购和上市公司外资并购”系列研究文章;同时,利用有影响力的证券咨询机构,在各大媒体发表上市公司——××软件公司的外资并购的投资价值文章……在这些信息的共同刺激和推动下,以及某些因素集中的强大攻势下,推动外资并购板块炒作到高潮阶段,从而激起投资者尝吃禁果的欲望。同时股价逐步构筑符合进一步飙升的技术图形,自然市场感觉股价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向,就此出货开始展开。

随着未来大盘一段时间走强的配合,再度传出“××国际软件公司拟收购上市公司”的信息,上市公司辟谣,大意为“上市公司和××国际软件公司有过接触,但双方并没有股权转让的意向,公司没有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当天股价复牌高开,拉至涨停,分批出货。接着,预见某段时间公布一系列正面金融政策信息,同时披露“××国际软件公司拟收购上市公司”的意向信息,当天复牌股价高开,然后逐波压低股价分批出货。再相隔一二个月,又披露“上市公司换股方案”的信息,当天复牌平开,压低股价出货。

庄家在出货进度和股价方面的操控:初期和中期出货均价为38~40元区域(第一次的除权区域为19~20元),出货率最低为60%,最高为80%,总的出货周期为4~6个月。

为了顺利出货,庄家除了既利用有影响力的证券研究机构和证券咨询机构发表看好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报告外,还会利用有影响力的评级机构调升上市公司的股票的评级(未来出现的新手法)和股票第二次的除权效应,乘机分批出货。

(5)第五步,尾声。

证券市场是有风险的,因此庄家针对每个运作步骤都会制定周密的风险控制计划:

吸筹风险控制:在预定区域吸筹较容易,预示大盘较弱,抛盘较多,会控制吸筹率和吸筹成本;若吸筹较少,预示大盘较强,抛盘较少,会耐心等待吸纳时机;若吸筹不多,大盘已经向下反转发展,其会果断先逐步减仓,然后耐心等待时机。

拉升风险控制:股价推高至预定区域较容易,预示大盘较强,跟风盘追涨意愿较强,推高幅度可以比预先高;若推高较难较低,预示大盘较弱,跟风盘追涨意愿较弱,推高幅度可以比预先低,可分多次推高,同时必须控制拉升成本;若计划失败,预示大盘太弱,跟风盘不多,必须控制好持仓量,其会耐心等待下回契机。

出货风险控制:在预定区域出货较容易,预示大盘很强,接盘踊跃,其会比预定更高位出货;若出货较难,预示大盘较弱,接盘意愿不踊跃,可以比预定稍低位出货,其会把握出货契机,控制好出货量;若出货失败,预示大盘太弱,接盘很少,其会耐心等待新一轮行情产生的时机,同时必须控制出货进度。

(1)逢低吸纳买入做多策略。

股价在振荡型矩形阶段低点处的水平支撑

线上获得支撑时就可使用逢低吸纳买入策略做多,在买入后以该水平支撑线作为止损价位,后市股价一旦朝下有效跌穿该支撑线则止损清仓离场。振荡型矩形的底边支撑线成了市场跟庄者实战操作过程中买入或止损的技术信号参照线。

(2)突破买入做多策略

股价有效突破振荡型矩形的阶段高点形成水平阻力线时就使用突破买入策略做多。在买入后以该水平阻力线作为止损点位,股价万一在后市有效击穿该水平阻力线则清仓离场。振荡型矩形的顶部阻力线成了市场跟庄者实战交易过程中买入或止损的技术信号参照线。

另外,市场上跟庄的投资者在主力庄家的单边+振荡型矩形上升中继形态模式拉升推高股价手法中的振荡型矩形之前的单边上涨走势中使用单边独立模式拉升推高股价手法实战交易策略跟庄操作。这样,投资者在单边+振荡型矩形上升中继形态模式拉升推高股价手法的任一阶段都可寻找到合适的价位买入。从此踏空风险将与熟知主力庄家操盘手法的投资者无缘。

在该股的拉升推高环节运作过程中,主力庄家使用了单边+振荡型矩形上升中继形态模式拉升推高股价手法做高股价。

从K线图表上可观察到:

第一个阶段高点出现于2008年12月8日,第二个阶段高点出现于2008年12月22日。第一个阶段低点出现于2008年12月12日,第二个阶段低点出现于2008年12月29日。至此,振荡型矩形上升中继形态成形。投资者在实战交易过程中可利用该矩形的阶段高点为端点作出它的水平阻力线,以该矩形的阶段低点为端点作出它的水平支撑线,当股价在水平支撑线价位上获得支撑后就使用逢低吸纳策略买入做多。而股价后市一旦有效下破该根水平支撑线就止损清仓离场。

综上所述,跟庄的投资者只需按照单边+振荡型矩形上升中继形态模式拉升推高股价手法跟庄实战交易策略中的技术进行操作,就可在主力庄家拉升推高股价的过程中成功买入做多。

主力庄家在该波拉升推高股价过程中使用了单边+振荡型矩形上升中继形态模式拉升推高股价手法做高股价。从K线图表上可观察到:主力庄家在2008年11月7日至2008年11月19日使用单边独立模式拉升推高股价手法将股价推升29.97%的上涨幅度后转入矩形构筑。股价在2008年11月19日形成第一个阶段高点,接着下跌。在2008年12月1日探出第一个阶段低点,当探出第一个阶段低点后再次拐头反弹上涨,当股价反弹至前阶段高点处时遇阻回落,至此第二个阶段高点出现。接着股价再次下跌,当股价下跌至前阶段低点价位处获得支撑时就可买入做多。如果股价在后市有效朝下突破前阶段低点就止损离场。

综上所述,跟庄的投资者只需按照单边+振荡型矩形上升中继形态模式拉升推高股价手法跟庄实战交易策略中的技术进行实战操作,就可成功地在主力庄家拉升推高股价的中途进场做多,这样就可轻松地获取一笔利润。

在该股的拉升推高环节运作过程中,主力庄家使用了单边+振荡型矩形上升中继形态模式拉升推高股价手法拉抬股价。主力庄家将股价推升40.27%的上涨幅度后转入矩形形态构筑。该矩形形态的第一个阶段高点于2008年11月20日形成,第二个阶段高点于2008年12月8日形成,第三个阶段高点于2008年12月18日形成;该矩形的第一个阶段低点出现于2008年12月1日,第二个阶段低点出现于2008年12月12日。跟庄实战的投资者可利用矩形的阶段高点为端点作一根水平阻力线,以矩形的阶段低点为端点作一根水平支撑线,至此,矩形形态成形。股价于2009年2月6日朝上突破矩形的水平阻力线,此时投资者就可使用突破买入策略做多。

综上所述,投资者只需按照单边+振荡型矩形上升中继形态模式拉升推高股价手法跟庄实战交易策略中的技术进行操作,就可成功地在主力庄家做高股价的中途买入做多。

主力庄家在该波拉升推高股价过程中使用了单边+振荡型矩形上升中继形态模式拉升推高股价手法做高股价。从K线图表上可观察到:主力庄家在2008年12月1日至2008年12月10日使用单边独立模式拉升推高股价手法将股价推升27.14%的上涨幅度后转入矩形形态构筑。当矩形形态成形时,跟庄实战的投资者此时可作出该矩形的上边水平阻力线和下边水平支撑线,当股价朝上突破水平阻力线时就可使用突破买入策略做多。

综上所述,投资者只需按照单边+振荡型矩形上升中继形态模式拉升推高股价手法跟庄实战交易策略中的技术进行操作,就可成功地在主力庄家做高股价的中途买入做多。

主力庄家在该波拉升推高股价过程中使用了单边+振荡型矩形上升中继形态模式拉升推高股价手法拉抬股价。当矩形形态成形时,投资者可在股价的阶段高点处作出一根水平阻力线,与此同时也可在股价的阶段低点处作出一根水平支撑线。股价于朝上突破矩形形态的上边阻力线,跟庄实战的空仓投资者此时就可使用突破策略买入做多。

综上所述,投资者只需按照单边+振荡型矩形上升中继形态模式拉升推高股价手法跟庄实战交易策略中的技术进行操作,就可成功地在主力庄家拉升推高股价的过程中买入做多。

股市的中庸之道

我们在投资过程中,总是希望找到一种最佳的操作方法,既可以避免风险,又可以获得最大化的利润,这种愿望被多数投资人视为梦寐以求的目标。事实上完美无缺的投资方法是不存在的,只是一个海市蜃楼而已。因此想要取得最佳的成绩,必须走中庸之道。

“中”是不偏不倚的意思,“庸”是平常的意思。所谓中庸之道是指不偏不倚,走中间之路的意思。在投资过程中,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业绩长期稳定增长,而不是一时得失,就要尽量地去走中庸之道,而不要过于偏激或保守,因为不论激进或保守,从长远的角度上看都不是最佳的方法。

就像我们出门选择交通工具,大多数人出门会选择骑自行车、坐班车、或者乘出租车。这三种方法中,骑自行车是最省钱,同时也是最辛苦,冬冷夏热。坐班车要比骑自行车舒适,但是要有一定的支出,还要花一点时间等班车。最后的方法就是乘出租车,这是最节省时间,也是最舒适,但花费是最大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最省钱的方法就是最辛苦的方法,最舒适的方法就是花销最大的方法,而中间的方法则结合了两者的优缺点,从舒适程度上来看,它要比打的要差,但要比骑车子舒适。因此综合其优劣,最终我们会选择以班车为我们的首选交通工具,这就是中庸之道。

不同投资方法也通常大致可分为三种,

1: 最保守的投资方法,它相对应的是最低的风险加上极低的收益。

2: 最激进的投资方法,相对应的是最高的风险,同时伴随着最大化的获利。

3: 稳健的投资方法,就是说既不承担过多的风险,也不过于保守,目的就是在保守的基础上适量承担风险,增加获利能力。

我们在市场活跃时,常常可以听说某人在一段时间,用少量的资金获得了辉煌的成就,这些人很快就被传媒赋予了新的形象,投资人无不以此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实质上,他们一部分是被大机构和传媒虚构的,目的就是引发人们的暴利效应,诱使大量资金入市。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依靠完全孤注一掷的投入加极佳的运气。道理非常简单,在市场上有几千万人参与投资,在形势一片大好时,总会出现一些运气极佳的投资者屡战屡胜,加上他甘冒一些风险巨大的投资机会重仓投入,所以很容易在极短的时间里获利异常丰厚。表面上看,这是十分辉煌的业绩,其实是异常危险的,因为他每一次的成功都是建立在孤注一掷的基础上。根本无法承担任何稍大的价格波动,所以最终的结果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这就是为什么在每一波大行情来临时,就会出来一批这样的人。而一旦行情开始反转,他们就迅速消声匿迹的原因。历史证明,过于激进的投资人几经沉沦之后,有的痛定思痛改正态度,有的屡遭失败的命运最后在市场上消失。他们往往是最没有好下场的。

凡事有利就有弊,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尽管激进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但保守同样也是不足取的。保守的操作往往意味着很多时候,宁肯失去到手的机会,也不愿承担一点较高的风险。有时为了保障到手的利润而过早卖出,有的时候甚至回避一些风险稍大的投资机会。这种情形有时就像为了省五毛钱的车票,走六站路一样。但是在另一种情况下,在极为恶劣的市场中,它却能够独善其身。他们是过分谨慎的一族。

我们需要的既不是最谨慎而保守的方法,也不是过于激进的做法。我们需要的是在稳重的基础上,获得持久的盈利能力,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再追寻最大化的利润。

我们应该做的是,一方面追求最大化的利润,一方面追求最稳健的策略,既不保守又不过于激进。大多数投资人在活络的市场中,运用激进的操作大获其利时,我们要忍得住寂寞。在市场极为恶劣的时候,其他投资人过于保守的操作时,我们要敢于大手笔的操作。换句话说就是大势向好时,不要急于追求最大的报酬。在大势极为不利时,也不能过于保守。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最成功的操作者。既有忧患意识又是乐观主义者,这才是真正具有智慧的极少数人。

在市场中成为赢家,你必须了解自己,冷静的行动,亏损的痛苦,让某些人们转而求助于神奇的交易方法。同时,他们也抛弃了某些有用的专业技巧与背景知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血洗中国股市真正的原因大公开,建议炒股的朋友每天睡觉前看几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uqv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