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看这些文字的屏幕前你有没有相似的经历。
清晨开车上路,迎来熟悉的早高峰,路上的车鳞次栉比地排列着,有序移动。在一个大约有两分钟的十字路口遇到红灯,停下车等待。突然后方零星传来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原来是有两辆车因抢道撞在了一起。两辆车的人没有受伤,车体也没有发现明显凹陷。本可以相互道歉后各自修车就可以结束的一个“小插曲”,其中一位车主却不依不饶地捶打着对方车窗,破口大骂。就这样僵持了十几秒后,另一位车主终于被激怒了,打开车门冲出去,两个人便扭打在一起,甚至摔到地上。被愤怒冲昏头脑的两人互不相让,这个场景下的两分钟显得如此漫长。
距离他们不足10米的我目睹了这件事的全过程,心里有点害怕。再看看四周,没有人站出来解围,反倒有几个专门下车观看这场“搏斗”的人。红灯过去后便离开现场的我没能见证这场闹剧如何收场,心里却非常不是滋味。
就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亲身经历的此类“打架”事件已经超过5起了。只为了抢先一步登上地铁,早几秒钟通过红绿灯路口,或是提前在公共场所占一个座位,就会恶语相向,拳脚相加……在这个仿佛按下“快进”键的时代,这样的事并不鲜见。仔细观察周遭人群,围观看热闹的人不在少数,能站出来调节矛盾的人却寥寥无几。更可怕的是,竟有许多人认为,这样的事不足为奇。要在大城市立足,养家糊口,就必须快起来,而”必要的争吵“才是解决冲突的途径。
但那些充满愤怒的拳头和不堪入耳的骂声,把本来可以很简单的事情变得丑陋又可怕。就像傅真在一年gap year后回国前的描述那样,这是一个“目标明确而细节缺失,个人精神屈服与群体压力”的中国。快速发展的社会让在其中的人们变得有些畸形,忙碌地向前追赶,不接受任何落后,更不容许任何利益损失……
当快节奏已经成为大城市生活的常态,被这样的浪潮挟裹向前的你,是否还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点空间,慢下来呢?
快节奏中的慢生活,其实都是自己选择和舍弃的结果。必须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上班地点,又不可避免地遭遇早高峰时,可以选择给自己充足的通勤时间,或是住在路程近的地方,何必计算着一分一秒,冒着生命危险抢道加塞呢?生活的乐趣蕴含在一花一木、一山一水间,只有驻足停留才能感受到。用心观察自我,体会生活的人,能够在心中保持源源不断的能量,不至于被工作压垮、被琐事拖累。
从另一方面看,在遵循法律和道德的大前提下,选择快的人也无可厚非,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若两位车主都能遵守规则,互相礼让,这样的事也不会发生。用蛮力解决问题的后果不仅造成了交通瘫痪,还让自己的财产、身体和精神都遭受了不可逆的损失。
也许你我以后还会不可避免地遭遇这样的场景,只愿围观群众能少一些,高呼“互相理解”的声音能大一点,愿更多人找到快节奏中的慢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