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同仁大家上午好,
教了三届毕业班了,成功的经验说不上,失败的教训一大把,刚听了几位老师专家的发言,收益颇深。
亚平老师说到的一些训练方法非常好,比如做完形填空不看选项的训练方法,写作中高级句式的运用;雷佳老师提出大语法先行,动词的时态,语态,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等等,这些为何称之为大语法,就是因为不掌握这些,就学不会英语,而这些恰恰是学生难掌握的内容,也可以称之为难点,重难点。所以这些语法内容的学习不是我们讲了,学生就掌握了,需要我们贯穿三年的教学当中,不断训练,不断夯实,才能最终掌握。
下面是我寒假期间的一些思考:
初三总复习时,没有课本的束缚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能力,我们老师千万不能抱着资料给学生复习。我们的目标是切实提高学生能力,怎么做?扩大词汇量,扩大阅读量,扩大写作量,夯实大语法里的句型。具体做法如下:
[if !supportLists]第一,[endif]抓词汇。阅读文章后每天积累20个单词,晨测考,小条考,百词竞赛等等,各种方式把词汇夯实。(不管阅读什么,都要积累词汇)
[if !supportLists]第二,[endif]抓阅读。大量阅读,读期刊,读报纸,读原版小说。
[if !supportLists]第三,[endif]抓写作。写日记,写书评,写读后感。
[if !supportLists]第四,[endif]抓语法,每日一句,或口译,或笔译。
如果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做考试卷不是轻而易举吗?我们总是不相信学生,觉得这学生怎么会,我们把目标放到中考水平,学生的水平只能是退而求其次,达不到中考水平。如果把目标超越中考,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那么学生退而求其次,也能达到中考水平。
明确阶段目标,实抓具体考点
一轮复习
夯基固本、专题复习、大量练习
词汇:词汇复习应该是贯穿整个复习过程的。在课前准备的前提下,复习形式应该的反复的、多样的。在2020届高考备考一轮复习时,全组在使用复习资料的同时,组编了词汇学案,进行当堂词汇检测。内容形式包括:识记词汇和应用词汇。通过翻译词块、短语、句子等形式反复在课上练习。二、三轮复习时,本组利用晨读(每周三次)对高考目标词块进行限时朗读和背诵,每周二晨读后利用晨测进行即时检测,内容形式为高考题型中的单句语法填空、完成句子等,增强词块意识,扩大词汇累积,提高运用词汇准确理解和确切表达意义的能力(词汇力)。
语法:“大语法先行”。一轮复习时,遵循“大语法先行”的原则,重新调整语法复习的顺序:从句子结构入手,动词时态语态主谓一致(高频)、非谓语动词、状从、定从、宾从为主要突破核心,再将小词按考点有序合理的整合复习,节省复习时间,力争一轮复习结束时,语法项目都能复习一遍。二轮复习时,在一轮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聚焦必备语法知识之核心专题:动词的时态语态主谓一致、非谓语动词、复合句、形容词副词、名词冠词代词、介词连词等六大专题。通过再次梳理相关中考必备知识,并遵循形式-意义-使用一致的原则,提高在具体语境中恰当运用所学语法知识来准确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
专项:聚焦听力理解、短文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等中考英语题型专题,一轮复习时,以复习资料和各省中考真题为载体,把握中考出题思路,从体裁入手,实施专题横向连攻;二轮复习时按题型训练,全面梳理相关中考必备知识;尤其是比重加重的主旨大意题,是尖子生拉开差距的典型题型。
写作:1. 按话题制作写作学案,学案内容以学生练习为主体,内容形式包括从词(话题写作词块英汉互译)---常用句型翻译(完整句子)---模板展示---实战演练。采用课堂训练的方式,每周进行一个话题写作;二轮复习挑选重点话题写作再练,内容主要以句子和文章为主,帮助学生再次复习重点话题的必备知识,着重练习句子的正确性和文章的整体思路。2.平时教学中注重翻译句子,不放过任何能让学生翻译句子的机会,不是完成句子,而是整句翻译,必要时可以给出提示词或句型要求。可以采用让学生上黑板写的方式,促进学生写作的兴趣,还能起到督促学生注意书写的作用。3.教研组集体研究书面表达评卷标准。考试要统一标准,在平时教学中要告知学生评卷要求,做到师生心中有数,有目标的训练写作,稳定学生写作水平。
二轮复习
专项提升,适当穿插模拟,突出重点语言项目,强化专项能力和提升综合运用能力。
三轮复习
查漏补缺,合理安排模拟考试,始终保持备考的节奏感和连续性。
两次补偿性训练安排在两次模拟考试后,针对考试暴露出的问题再做训练。
深入分析学情
1. [endif]针对每次大型考试,备课组制作各班各题平均分对比,找出问题集中点,改进问题。
2. [endif]将级部统计的未上线人数落实到本学科各班的人数上,确定目标,及时调整本班复习策略。
3. [endif]尖子生及时整理错题,并及时做补偿性训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