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国家电影局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通知》中规定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中高风险地区暂不开放营业。
作为一个影迷,第一个反应自然是开心,阔别多日的电影院终于要回来了!
然后我仔细看了看通知内容,突然觉得前景不那么乐观。
关于影院营业的各处具体细节,通知中都事无巨细地做出了详细的规定,注意卫生勤消毒什么的自然无需多言,吸引我注意的是这么几条规定:
“调整售票方式。全部采取网络实名预约、无接触方式售票;实行交叉隔座售票,保证陌生观众间距1米以上;每场上座率不得超过30%。”
“电影放映场所原则上不售卖零食和饮料,影厅内原则上禁止饮食。”
“电影放映场所减少放映场次,日排片减至正常时期的一半,控制观影时间,每场不超过两个小时。”
我把自己带入了一下影院经营者的位置,发现很难受
一条一条看。
首先最基本的,只有低风险地区的影院才能复工,中高风险地区不能复工。
这条肯定是没问题的,毕竟防疫才是头等大事,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但是,这也就代表着影院不能同步复工,电影也不能同步上映。所以在全国影院都营业之前,上映的新片可能不会多,谁不想多卖点票房啊。
当然随着我们抗疫成果越来越好,中高风险地区清零的日子估计不会很久。
但还有另一个理由影响上映。
“日排片减至正常时期的一半”“每场上座率不得超过30%”。
这两条规定极大的限制了电影票房。
假设某部电影原本能拿到10亿票房,日排片减少一半,啪,一下就剩5亿了。“上座率不超过30%”这个不好说,毕竟没什么电影能有100%的上座率,但肯定会进一步削减票房是肯定的。
而且这30%的上座率能不能坐满都是问题,谁能保证影院复工后肯定会有“报复性消费”?别看网上评论,那都是少数幸存者偏差,想去电影院的人才会在网上呼吁影院复工呢,大多数人从来都是沉默的。
哪家电影公司这么头铁,明知道亏还上?
除非是活不下去了急需把电影变现救命。
再说电影院。
没有新片的电影院吸引力肯定会大大降低,初期想吸引观众,基本只能靠复映经典电影这一招了。
那复映什么电影才能把观众吸引过来?
平日里,观众去电影院里理由一般有两个,一是有新片,二是视听效果好。
新片这一点前面说了,初期基本走不通。
那就只能走另一条路,靠效果。
什么类型的电影在影院和在电视上差距最大呢?
那肯定是各种“大片”嘛,狂轰滥炸,特效满天飞的那种,这种电影在家和在的体验差距最明显。而剧情片,文艺片等差距就小得多。
所以上半年的时候,曾经有《哈利波特》《复仇者联盟》4部等经典大片复映的消息。
实话实说,我是真的挺想去影院回顾这些电影的。
但是,规定中有这么两句:“控制观影时间,每场不超过两个小时”
也就是说片长超过120分钟的电影统统不能上映。
这一下就拍死了大量的电影。什么复联,什么哈利波特,什么指环王蝙蝠侠的,包括《战狼2》《红海行动》等等,时长统统超标,全部不能上了。
《战狼2》片场123分钟,或许能通融一下?
片长在两小时以内的电影,动画片和喜剧片比较多,《哪吒》就是110分钟,要不再来一圈?
不过新片《花木兰》是115分钟,就看迪士尼有没有胆子拼着上了。
总之,大量经典电影由于这个不能超过两小时的规定,无法重映了。
这样去电影院的理由又少了一条。
所以问题就是,影院没片,观众就少,观众越少,新片越不敢上。
问题还不止这些。
规定中还指出“电影放映场所原则上不售卖零食和饮料,影厅内原则上禁止饮食。”
这其实也好理解,减少飞沫传播,降低感染风险嘛。
但是对于影院来说,不让卖零食可要了命了,影院的营收中,饮料爆米花的销售可以占了不小的比重,甚至爆米花的利润比影票都高。这一下不让卖了,收入将大大减少。
不过规定说的是“原则上”,具体落地什么情况我们再看。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半年影院还没有收入呢,复工了多少有点吧,那有就比没有强啊。
但复工也是要有成本的,停工期间最起码水电费没了,员工不上班也只能拿最低收入(所以跑了一大批),房租或许还有减免(也许有吧,我猜的)。
可是营业之后,这些成本就又回来了,营业就得有人工作啊,员工都上岗了肯定不能再给最低工资了吧,水电也都得跟上吧,这些都是钱啊。
而盈利呢,影票收入腰斩都是少说,零食还不让卖了。
你说影院是不是挺难受的?
作为观众呢?好不容易盼来了影院开业,可别说《唐探三》《黑寡妇》《花木兰》这类新片了,就连老片复映的选项都不多,去影院的动力也就不大了,聊胜于无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影院复工对电影院和影迷来说都是一个好信号,最起码能看到希望了。作为影迷,我希望电影业能快速振作起来,这样影迷才能有更多的好电影看。
影院复工之后,你会去么?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禹风电影观察室(YuFeng-1031)”,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各位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