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经常会接触到一些一线的人,比如工厂生产工人、仓库管理员、家政保洁等。他们都非常努力也非常辛苦,但职业很难有发展。
用互联网的段子形容他们的生活: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吃的比猪差。
我们很容易被努力就能成功的鸡血给忽悠了。那忙得飞起到底有什么危害?
01
困在当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很多书研究说明:忙碌是制约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最大敌人。这类的书有《稀缺》、《贫穷的本质》、《我在底层的生活》……,我结合一些亲身体验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些书的重要研究。
1、应接不暇,忙中出错
当有太多任务时,我们会采取赶工策略。我参与支持过一线家政服务的大扫除,1天3个人9个小时,要完成120㎡的大扫除任务。如果按照平时4个小时1单的服务标准,至少需要4个很有经验的工人1天才能完成。
所以,当我第一次参加时,按照原来的服务标准做,结果集体就超1个小时。而且,我知道很多地方还做不到位,而我还算是额外增加的1个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就是忙乱了,每个人跟热锅上的蚂蚁,忙得不可开交,而且总有地方遗落,没有清扫,充满挫败感。
2、体力透支,效率低下
人不是机器,需要休息来恢复体力。在这些工作中,没有休息的时间。比如生产工人,只能抽空上个厕所,家族服务也是,有些人为了能按时干完,选择4个小时都不上厕所。
这样会造成一个问题,长达4个小时的不休息工作,身体已经非常疲惫,手脚也不灵活了,动作频率比较缓慢,总的来说工作效率很低。
但又由于习惯这种长时间的工作模式,他们每天在这样低水平的状态下工作,而自己毫无发觉,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身心疲劳程度已达极限,眼里看不到细节,也难以思考工作如何改进。
3、没有热情,消极工作
在一线和工人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对工作并不怎么积极。但这很好理解,太累了而且又不是有很高的收入,没有动力。
当面对公司的七七八八管理要求,大多数工人的目标很简单,顾不了那么多了,能忽悠过客户,让客户不投诉,公司不扣他的钱就好。
所以,我刚到一线还很纳闷,为什么多人不按照公司规定操作。
其实,很好理解,当人处于特别疲劳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赶紧干完,早点回家休息。至于好不好,提升品质,雇主品牌啥的,那就不管了,休息是大脑和身体发出最强烈的信号。
这种机械体力型的工作,我体验了几天后,我的想法和那些所谓的老油条的想法完全一致了。一切都是身体和大脑的本能反应,太累了。
唯一值得称道的是,几乎所有人从业的第一个月,都瘦了好几斤。
02
目无全牛:缺乏对问题的系统思考分析
当每天陷入忙忙碌碌的工作,回到家后,第一件想干的事情就是睡觉。所以,当每天的工作耗尽所有的体力和精力,根本没有能量思考,这会导致了一系列长远问题。
1、缺乏计划、没有算法
也许是一线工人工作经历,长期习惯于听从指挥,当面对一个问题的想法是:抓紧时间,手脚快一点,而不是分析规划。
比如,当我第一天参加大扫除时,我都愣了,到了现场,我才知道我要干什么。还有很多不同大小的房子,怎样做轻重点的取舍,谁和客户进行期望值的沟通等问题,都没有组织交流。
由于缺乏对任务最基本的分解能力,他们都是凭经验大概估计一下,缺乏准确的算法,结果常常超时服务,真是吃力不讨好。
2、不会总结,提升效率
让我更加惊讶的是连续几天的大扫除工作,没有太大的改善。大家习惯于抱怨,发泄对这个服务设计的不满,对同事工作效率的质疑。
很难从整体上去,不断去总结经验。然后通过沟通达成共识,并在实践中验证修改方案的真实效果,进行持续的优化迭代服务技巧。
最终,大家心照不宣,本能地按直觉降低服务的标准,结果大扫除这个服务是客户满意度最差的产品,员工对此也没有什么服务信心和热情。
3、短视,没有长远规划
在一线体验的日子里,让我惊掉下巴的是他们不怎么想晋升。他们觉得当组长、当培训师、站长等,做的事比原来多还烧脑,但工资和他们差不多,得不偿失,不想那么累。
但他们没发现,这是巨大的改变机会,原来的体力劳动变成了脑力劳动,实现了工种的跃迁,付出的劳动成本是不一样的,会有更大的成长空间。
在私下的交流中,还发现这么辛苦挣来的钱,他们还每月必去吃饭、喝酒、唱歌。有些人有借债、赌博的不良习惯。甚至,还有叫xiaojie等不必要的消费活动。
他们很多人和我是同龄,十几岁出来工作,都换了十几份工作,基本每份不超过3年,而且还行业大不相同,他们也没想过未来要干什么,就先将就干着。
03
另辟蹊径:体力解决不了的问题,要用脑力
这段经历给我的很大触动,更能理解专家研究的贫穷原因。总的来说,有4个原因:
1、短视,被当前的问题困住,无暇顾及明天。
2、带宽不足,没办法思考分析,制定科学计划。
3、导致借贷,饮鸩止渴,陷入恶性循环。
4、没有余闲,没有精力和储蓄布局未来发展规划。
那怎么解决低水平的努力问题呢?
1、留有余闲,思考怎么干的更好
任何的事情,都会有更好方法和诀窍。当有时间时,我们就会愿意思考,解决那些让我们头疼的问题,能发现更轻松有效的工作方式。
在一线的体验中,我就发现有些比较聪明的人,就会善于和客户沟通,先把客户的期望值调低。告知对方家大任务重,我们会尽力清扫,但人力有限,不一定能完美。
还有,有些人,会研究客户习惯。哪些是客户高频接触,眼睛能看得到的地方。比如客厅,书房。聪明点,还会注意人的感官,比如,打扫后,把窗帘拉开,把灯打开,让客户觉得明亮宽敞。
这部分人更愿意用时间来思考怎么干省力有效,尽量避免超时加班。这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有时间,当他们过度疲劳时,又会陷入前面的恶性循环中。
2、别怪意志力,减少任务让自己休息
当有些事情做不好,我们就常常觉得是自己意志力不行,没有坚持。然后,丧失信心,安于现状,重蹈覆辙。
有个实验,让一群学生都饿着肚子来做几何题,有几个题目是没有答案的。实验想测量他们愿意在题目上坚持多久才放弃?
一共为三组,第一组告知可以先吃巧克力饼干。第二组的话是面对热气腾腾的饼干只能吃萝卜。第三组是对照组直接开始做题。
结果,第一组和对照组的坚持时间一样,都是20分钟,而只能吃萝卜的第二种,只坚持了8分钟。这事的唯一解释是,第二组的意志力在抵制饼干诱惑时被消掉了。
意志力是一种有限资源。所以在硅谷还流行“极简主义”,乔布斯和扎克伯格等为了减少注意力的耗散,每天穿同样款式的衣服,老是深色T恤,蓝色牛仔裤上班。
这样能减少不必要的消耗,把精力和时间留给重要的事。
3、多跨界交流,打开眼界,激活梦想
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好,是因为我们没见过好的。我们没见过厉害的人,所以不知道怎么变得更厉害,也不会有进步成长的想法。
有一本书《弦理论》,通过自己的网球经历和观察,发现最优秀的网球选手都是来自那些有网球高手的大地方。小时候能不能参加全国大赛,就决定他将来能不能成为职业选手。
就像厉害的足球明星都是来至南美和欧洲等足球强国,而好的篮球运动员只能诞生在美国,想成为篮球巨星,就必须进入NBA。
格局决定命运,这是固有环境的局限,需要走出小圈子,才能有大的突破,不然很容易成为井底之蛙。
沿着旧地图,无法找到新大陆。如果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那说明需要用脑力。留点体力和时间,才有力气去思考未来该做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