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的大考之一-高考出成绩了。江苏参加高考人数有46万人,其中六百分以上的考生人数就有3万8千多位。河南是高考大省,参加人数有136万,上六百分的考生有2万6千多。按照比例计算,江苏的高分比例高一些。但按照各省考生比例录取人数的话,江苏省无疑是吃亏的。都说江苏省的高考是困难模式,但对于我们身在江苏的学生家长来说,是名副其实的地狱模式。省内学生和家长不是一般地卷而是超级地卷。
具体用中考数据来说明吧!
苏州是江苏省经济发展最迅速,最迅猛的二线城市。该市每年的中考生以接近10%的速度增长,今年的中考生有10.6万之多(去年9.8万),而公立的普通高中只招够不到五万学生,其余的都分流去了职高与中专。为了满足一些不甘心自己的孩子就次被分流,无缘高考的家长,私立高中出现了,并向他们抛出了橄榄枝。但私立高中不是人人都能进的,不但学费高而且也有分数要求。分数与他们的录取标准相差甚远的话,就需要用钱堆了。分数达标的话,每学期的学期是2万5~10万不等。学费差距大的原因是有两个,一是小班和正常班之分,小班25个,正常班40个。二是国际班,即不参加国内高考。
孩子班里有个同学,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外面学英语,小学一年级就开始上课外补习班。到初三为止,课外辅导费已投入了快二十万,可这次的中考预估成绩不尽人意,在能否上公立高中的边沿线徘徊。
今天强降雨,但再大的雨也拦不住家长们出行的决心,因为今天是各个高中自主招生的日子。其中一所中等的高中,报考学生有1500名,只提录取85名,录取率5.6%,比高考的录取还要低。
上了高中就能考上大学吗?
不一定。
上了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
不一定。
既然不一定,那为什么还要拼命鸡娃,拼命地卷,拼命地考了?
不一定是个概率问题。只要有可能的概率,哪怕很小,家长都会去搏一搏,争一争。如果不争,不搏,就更加没有希望了。
现实中也有没上过大学,取得成功的人,或是混得不错的人,但这种人是几少数,是凤毛麟角。与成为这种人的概率相比,家长更愿意孩子走大众路线--求学“成才”。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大学就业困难的残酷现状,依然挡不住家长们拼命砸钱鸡娃的根本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