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天气炎热,荷花也开得正旺。昨天,约朋友一起去看荷花。
早先听说北边不远有一处荷塘,想象中一片接天荷叶无穷碧的样子,红的花白的花粉红的花,含苞待放的和花开正艳的,清风阵阵荷香阵阵,炎炎夏日里沁人心脾,这不仅仅是所谓的夏有凉风,而且还引人入胜呢。驾车而行,风驰电掣了半个时辰,走过大道,再进入乡间小道,七拐八磨,到了所说的地点,却并不见荷塘。野草是青色的,秧苗是青色的,大大小小的树也是青色的,天上的云是洁白的,水中的云也洁白,可哪里有红的白的荷花呢。其实,看荷花也只是一个说辞,呆在空调房里,阅读着手机里真真假假的消息,出来走走,给疲劳的眼睛和封闭的脑筋放个假,这本身也是很惬意的事情。

乡间的路不宽,但基本上也不妨碍行走。走走停停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遇到一处秧田,朋友兴奋地停下,拍照;遇到一处茂密的玉米地,我悄悄地钻进地里,寻找结穗特别多的一株,掰下两穗,算是给玉米剪了枝,闻着庄稼的清香,我想着兴许剩下的会长得更饱满呢。这时候,看荷花的念头已经不浓了。继续往前走,不经意间,瞄见路边的一片水塘,水面不大,靠近塘埂的地方,长着一些荷叶,不显眼,很平常的,零星的几支荷花,几乎淹没在四周的绿色中,我们没有停下来专门去欣赏。更阔的水在远处,山也在远处,近处的葱绿连着远处的山水,天地之中唯我及友,这不是一种自在吗。
匆忙而行,走过荷塘,岂止一次两次。记得去年夏天,也是和朋友一起,兜兜转转中,撞见位于一片青草地中的荷塘。上午的阳光照在身上,吹过荷塘的风吹在脸上,和煦中带着清凉,四周一片寂静,小草在风中轻轻摇摆,荷花搀着荷叶在清波中招手,两支粉白的荷花并肩站立,张望着不远处的村庄。荷花摇曳,你的心也跟着摇曳,荷花伫立,你的心也跟着伫立。这一刻,虽有清风徐来,微波汤漾,但山水却是静的,人也是静的,甚至天地都是静的,这是一片无人关注的地方,这一片宁静甚为难得。

许多年前,我在老家工作,一位同事在工作之余承包了一片荷塘。据说在一尺来深的水面之下,做好防漏措施,植入荷花种子,假以时日,生根发芽,长出碧绿的荷叶,之后不久就是满塘荷花香了。走在田间小道上,人被荷叶荷花包围着,仿佛你就是个荷叶道人或是荷花仙子,一个俗人此时此刻也多了几分超凡脱俗的味道。我总以为,一边拿着薪水,一边种些荷花,即使是因此挣到了些钱,也应该不算是违反什么规矩。
和许多事情的道理一样,荷花生长的地方不同,也意味着她的身价不同。我曾不止一次到访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荷叶有不少,荷花也不少,只是荷塘的面积不算大,走上一周也费不了多长时间。作者用生花的妙笔描写了这片荷塘,然后这一片象牙塔里的荷塘便有了名气,更有一些人临摹作者的手法,去写荷叶和月色,一时间荷塘月色从水里走到岸上,也从过去走到如今。文人总是长于遐想,由此及彼,由旧到新,由小到大,由表到里,一个硬生生的世界硬是被写出了虚幻,一个行将就木的事物也硬是被赋予了生机。瞧瞧,这样多好。
荷塘还有许多,抽空可以再去看看。今天这个上弦的夜晚,荷塘里怕是会黑黢黢的吧。风动荷不动,荷动心不动。没事,只要荷花在,便有荷香来。自有荷花以来,荷都是带着使命的,亭亭玉立,笑而不语,任人遐想,任人评说。若做一枝荷,风能奈她何?

2023年7月23日于浉河岸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