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跟着专家组对“高端人才引领计划”开展专题调研,前期做了大量的联络工作,平均每天七十个电话不算多。
摆放了国内重点高校、研究所,高新区一百多家企业,接触了形形色色的人:各单位负责人,知名企业家,知名科学家,重点实验室团队成员,真正长了不少见识。
从留学生创业园谈起吧,这里聚集着一批优秀的博士,80后,具有海外背景,有些是外籍人士。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光鲜,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们的艰辛。
拿着政府给的第一桶金,艰难的开始创业,没有自己的实验室,没有生产线,没有成熟的团队,大多是依托高校的资源开展研究,有些产品专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有些特殊领域,比如基因研究,动物新品种培育,细胞分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能好几年也不能出成果。谈起企业的未来,有些感到悲观,希望得到政府部门财政和政策上的支持,有些积极的应对困难,自己去寻找合作者和风投公司。后者让我敬佩,用产品说话,靠自己的奋斗去改变现状。
科学家的故事——有点心酸生物园和医疗器械园,有好几家成功企业。有位女企业家,来自x国,带着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回国办企业,政府的一百多万对她而言最多算是锦上添花,她直言不久后将带着自己的产品回去。
在这里,每天要应付各部门的检查,还有所谓的专家团队来检验她的产品是不是真正有历史突破,她说我去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邀请我作报告,他们承认我的产品,我用产品说话,不需要向任何人来证明自己。她请我们喝咖啡,谈了她的企业运作模式和未来发展前景,谈了她对人才培养的很多想法。她说这些话你们都不用写在报告里,这些问题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中国体制机制问题,希望你们这些年轻人能等到体制机制问题解决的一天。
有位研究病毒变异的科学家,他的企业运作的非常好,不仅成功得到了银行的贷款,还有许多风投公司等待和他们合作。
他说除了申报高端人才引领计划外,他没有再申请任何人才培养计划,他觉得时间很宝贵,而各项人才计划申请程序繁琐,还要花时间写很多的汇报材料。病毒变异规律没有导向性,复制过程中会出错,变异速度非常快,每年都会有新病毒出现,需要团队将时间都用在研制新药上。
他坦言自己是个心直口快的人,说话非常直爽,因为他没有时间去酝酿情感,不会考虑话说出来会不会给人带来伤害。他今天的成果得益于他有一支包容性很强的团队,他们借鉴的是法国梅里埃公司的运作模式,希望能成为中国的百年老店。
有一种基因研究,必须用到国外的仪器,因为国内没有。但是这种仪器非常昂贵,人民币60多万一台。仪器坏了需要修理,可是国内没有配件,必须进口,一个小小的电阻元件就是8000到一万。
科学家恼火了,跑到电脑城叫了一位修电脑的小伙子,小伙子捣鼓了几下,接了几个铜件,居然修好了。50元,科学家给了他200元。他说国外的人就这么来忽悠我们,我们难道还不得加油,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产品吗?终于,他研发出了属于中国的产品,价格不到国外的十分之一。
科学家的故事——有点心酸还有一个很好笑但是又很心酸的故事。某位从事led工业灯的年轻创业者,他为自己产品的销量伤透脑筋,类似的企业非常多,竞争激烈,大家不承认你的产品,因为你没有品牌。他在自己的国家建了一个实验室,只需要做一件简单的事情,将国内的产品发往国外,贴上国外的标签再寄回国内,销量提升不少,因为别人觉得这是外国生产的,进口的,即使价格高,他们也愿意接受。不过,和中国海关打交道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比创业类,高校的情况会乐观许多。除了省里的资金支持外,单位也给了一比一甚至更多的资金配套,科研经费充足,有专属的实验室,三室一厅的房子,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人才加入自己的团队。
他们不为资金发愁,却为行政职务发愁。有了行政职务,你要应付各类的会议,因为你不仅是一个科学家,还是一个领导,你得为自己的院系负责,这样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研发中去。如果没有行政职务,有的博士不愿意选你做导师,他觉得你不够知名(985院校除外),因为你手里的项目不够多,没有能力给自己的团队争取更多的资源。有了行政职务,得到的照顾会更多,失去的时间会更多,这让人两难。有的高校没有博士点,留不住人才,辛苦培养的硕士刚刚入门,却又要为了求职耽误科研时间。
我们谈的都是问题,没有官话套话,只想听些实话。和他们谈话,不仅增长了理论知识, 视野也变宽阔了。这段时间,团队成员都非常累,但是大家兴致很高,因为科学家们愿意花时间和我们谈现状和困难,说明他们对我们还抱有希望。
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不一样,不是用几篇文章,几本专著就能证明自己,更多的是产品能够真正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能够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地震预防、培育新猪品种、种植草坪、工程爆破、湖泊治理、激光印刷,看起来毫无关联,但是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需要这些人才,需要他们的技术。希望能尽最大的努力给他们提供帮助,哪怕是多给他们一些合作的平台,在出入境、税收、医疗保险、进口科研用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也会感到欣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