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的GDP占了全球的三分之一,确实傲世天下,而且当时的大清开放程度也很高,可以说是那个时候国际贸易最活跃的地区。随着1793年中英的首次官方会面,乾隆拒绝了英国提出的开放特权的放肆要求,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开始了武力行动,鸦片战争是西方列强武力侵略中国的开始。
我们不能说乾隆拒绝开放海运特权的决定是误判了国际形势,但至少一点是乾隆的重大失误:没有真正做大到知己知彼。十全老人还沉浸在泱泱大国无所不能的守旧思维中,在他脑子里大清国什么都有,什么都是最好的,他根本不知道当时的欧洲发生了什么,他也不想知道,特别是在军事发展方面,在那个时间节点上,没有从冷兵器时代迅速过渡到火炮时代,这是致命的历史错误,火炮打长矛,降维打击的结果导致后来从道光帝开始的清政府被迫签署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毫无还手之力。
反思历史,中国在全球的大国属性是几千年的历史所决定的,历史告诫我们,每当国力昌盛,万邦朝圣的时期,一定是国家军事力量和边疆稳定性最强的时候,强军国策要坚决走下去,在国际交往中军事力量的震慑力比什么都好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