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县城的动车上,因为下次出差活动的时间改动了,临时想到之前申请了公司的住宿也需要调整。于是,就去问相关的接口人,去征求问题的时候,意外收到了好几条回复。仔细一看,原来是有不满。倒不是因为我改动变动的信息。真实的原因,居然是因为我在称呼她的名字后面加了“辣妈”两个字。姑娘也是心直口快,直接说“都快奔4的人了,不想再这么幼稚了。我有名字,希望你正常点叫我的名字。”
![](https://img.haomeiwen.com/i3706695/a04a874303bbdc2e.jpg)
我一看完消息,当时真的觉得太意外了。我一直以为这样的称呼挺好玩的,还显示我们认识了很久,关系也不错的那种。我真的没有想到,给对方的感觉确是无法承受的幼稚。
但细想,自己真的犯了个错误。搞得自己好像和对方很熟,但实际上,虽然一起共事了很久,但也在两个地方办公很久了。感情不深,那互动起来确实也应该把握分寸。
也或许,是因为我多想了。北方的姑娘性子直,可能她只是简单地想告诉我,不喜欢我这种称呼人的方式吧。
在火车上一个人听音乐的时候,我开始反思了。是不是我一直以来确实很幼稚,也表现的很幼稚。但因为和我经常互动的人都很考虑我的感受,导致我对这个问题没有任何觉察。感觉和自己经常互动的也没几个人,但似乎确实都是5-8年前共事的伙伴,也就那2-3个,似乎没有增加任何社交圈。现在的社交圈似乎也是非常小。
工作上,只是因为自己对于感兴趣的事会非常乐意参与,也逐渐有了几个互动稍微多一点的人。但我似乎就开始可以地保持距离,比如一般都对别人表示尊敬。我那调皮或者幼稚的一面,似乎都只对很久以前认识或者共事的人。因为大家见面少,偶尔我称呼地再幼稚,大家似乎也没有计较过,我错误地以为自己喜欢的方式,就是别人喜欢的方式,
想到这里,我不禁哑然一笑,原来自己是这样一个闭塞和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
下午刚看到消息的那种不适感,逐渐散去了。看到了不同的视角,就会开始想自己的不足,对发生的事情也就容易释怀了。
对了,自己除了因为有业务的拜托,似乎确实也不会与她互动。为了了解信息,我这营造熟络关系的行为也确实过于刻意。可能这种真的没有必要吧。
想通了,感觉自己又学到了一招:人际关系需要把握一个度。对于1-2个知己,可以非常亲近,但如果对大多数人都表示亲近,那会让人觉得非常假。
写出了这种不适感,逐渐心里就平顺多了。现在意识到,任何情绪或者不愉快,经过书写之后,似乎就不再是问题。
此刻跳入脑中的想法是,自己应该感激这个姑娘的。如果不是她的直白,我可能会一直这样幼稚,不知道人情世故的深浅。虽然保持幼稚也是保持心态年轻的方法,但这种方式还真不能用在错误的人身上。
对,我要感激这个姑娘,但以后一定要保持界限,避免让她不适,也避免自己伤自尊。还是挺玄妙的经验。
你有没有交浅言深,然后被打脸的经历?欢迎留言互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