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揭开心灵的面纱万物生灵读书
揭开心灵的面纱(21、22、23、24、25)

揭开心灵的面纱(21、22、23、24、25)

作者: 温向军慈云养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5-12 19:44 被阅读52次

    21、心如工画师

    众生本是一心化现,所有世界均是心地风光,众生只是一念集合,念念不同而有精彩绝伦之世界,你对世界的观察,只是自己之心念发出一个自己要回收的相(果报熟时),因果像镜像般真实不虚,哪有半点迷信和不实?明了这个真相,你对世界,除了大爱和丰盈,又能选择哪样?可在无明(隔阴和知见困束)下,多少人做着自作自受的蠢事,反叫是佛菩萨不佑护?你就是佛,你就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心念互搏而已,当明白这一切时,智慧的生命都会哑然失笑。

    心之性能,祂无形无相,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于心念无所染着,在佛家称之为如来之佛性,在道家称之为大道无形,在儒家称之为浩然之气,在普通人称之为平常心,在西方称之为上帝,在伊斯兰称之为真主安拉,皆因其无有形象,无有不是,宇宙间一切皆是祂所化现,一切皆能收之于心,故其能空色互换,即空即色,能演变万物,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试问人世间哪样不是祂所画,所想?其可善可恶,无善无恶,只因一体一性,善恶皆是自做自受,这称为因果,你不过是在照镜子,你发出的任何心念都会返现到自己身上,我们现在遭遇的世界人生,不过是久远劫来我们的因果兑现而已,不要抱怨外在,因是你造就,不要只期望未来,是当下之因(发心和行动)在创造你的未来。

    22、见性成佛

    你之为你,是你把自己的心之性灵攀缘于心之念头,而忘记本性以为这个念头是自己,心中念头为思虑,为文化,为哲学,为众生,为世界,你之所想,所听,所看皆是心中念头的化现,用思虑之心去找心性,了不可得,用攀缘之心去攀缘,了不可得,修行也好,宗教也罢,就是提醒你不要再被心灵觉性映射出的,心念意识流的化现之世界为真,执为实有,当你摆脱外看之习惯,回头寻找,返观內照,即能觉悟到你的心灵实相,那映射之光,觉性之光,那就是佛(你的心性)之居所。

    空性,是投射你这个超现实大片的灵光之觉性,如果你想契入空性,保有空性,那么,就不要让外在心灵之意识流动带动你的灵觉,而是放下,对的,放下对他们的紧随,回归本然,而外在包裹的心念,不再执着其一,也不再执着任何一层,(越过各层的心灵境界,就是楞严经之描述之50阴魔,之为阴,是指他们都是心念流动,属无常),这时的心灵,就像一个莲花花苞,开始绽放,全然的绽放时,就是空性灿然的状态,你不再是花苞的任意一层,你就是空性本身,自性之佛性。而整体之空性又包藏宇宙大千世界,无有不是也!

    23、四大假合

    心灵因灵动而产生的智慧心念因分别贪爱而进入无明,分别心念一而为二,由于心执于一边时,产生了贪爱和执着,产生了地大的挂性和水大的黏性,二元性之阴与阳是互动能量之结果,正如水波之起伏,独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是相随而生,因有了贪和爱,就对另一边产生了煩与恼,对应出火大与风大,所以,四大的生成是因无明之分别心而产生的挂黏和烦恼,形影相随,物质基础由此而产生,显现而为物质之相,是心念的变化和需求产生了物质的对立和显像。

    如果了知宇宙整体智慧,是阴阳互动之前的一和空性,则,去除贪爱之分别心,去掉了分别心,挂黏烦恼的四大假合就失去了缘起之因,心才能真正脱离苦海,回归般若智慧海。

    24、心灵实相

    在心灵外,包裹有七大层无数小层次的心念流动层(七色莲花瓣,七重围栏),说是七层,实质上是七个大的全然的频率波段,人类所呈现的世间只是其中一层的心灵光能信息流的局部,此心念流动频率通过六识而解读出,现在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世界万象,宇宙万物。对的,这一切都是你心灵剧本的映射投影,而你就是导演和主角。你的心念对这个剧本发出的对应变化,就是你在书写你未来剧本的剧情,而你看到感受到的剧情,恰是你原来生生世世心念的震荡回响!

    生活在不同震荡心念流层面的众生,就是十法界的生命(此即是佛法所说众生依自己的业报而化生不同的世界),而七层莲花瓣的总成,就是心灵识海阿赖耶识的总和,是如来藏智慧的总和!无有任何生命和物质现象(包藏十法界物质层面)不涵盖其中,这就是我们心灵世界的实相。我们紧张抓取攀缘的,只是成为其中的一个流动念头之片段而已。本质上,人的一生和你头脑中产生一个念头的过程是一样的,你的每个念头从另外空间看,都是一个生命,都有出生,成长,成熟和死亡的过程,而每个念头的产生都有其缘起,因为环境,欲望等原因,而长久点的念头是精神上的需求,叫梦想,短暂的念头都是欲望,因欲望满足而消散死亡,你只是执著的认为自己是它(一组执念)而已,而你真实的自己则是更大的实相,你本是总和和产生其机能!这才是心灵的实相!

    25、《心经》解读

    观自在菩萨(观察自己心的内在,本就存在的菩萨境界),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深入的进行观察心的存在状态时),

    照见五蕴皆空(观照到五蕴:(色)形相、(受)感受、(想)意念、(行)能量流动、(识)觉识总和,都是流动不实的空性存有而实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存在),

    度一切苦厄(观照到这里时,就是法界,就能度化世间的一切苦难),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舍利子啊!有形的物相来源于空灵的心性,可以互相变现,互为变化,并没有本质的差异),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有形的物相就是空灵心性的展现,空灵心性可以显露为物相),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其它四蕴也都是一样的),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舍利子啊!一切法则都具有心灵空性的本质),

    不生不灭(没有生没有灭),

    不垢不净(不会沾染尘垢也没有净之说 ),

    不增不减(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是故空中无色(因此,空灵的心性并没有一个可看到的物相),

    无受想行识(也没有感受、意念、能量流动和觉识总和之幻影),

    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 六根之用),

    无色声香味触法(更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之表现),

    无眼界(没有眼睛所能看到的所谓界限),

    乃至无意识界(也没有意识所能感受的所谓界限)、

    无无明(没有不能了解的),

    亦无无明尽(也没有不能了解的尽头),

    乃至无老死(所以就没有老和死),

    亦无老死尽(也没有所谓老和死的尽头),

    无苦集灭道(没有痛苦的集合以及灭亡的道理),

    无智亦无得(没有分别的智也无可以得到的),

    以无所得故(因为并没有所谓得到的缘故),

    菩提萨陲(菩萨觉悟之后),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照此般若智慧),

    心无挂碍(心再无所挂碍的),

    无挂碍故(没有了所挂碍的),

    无有恐怖(也就不会有失掉或沾染的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远离了颠倒梦想 的世界),

    究竟涅盤(明白了不生不灭的涅槃之彼岸),

    三世诸佛(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照此智慧之原因),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无上、无量,无边正等、正觉的三种佛果),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说观心的智慧),

    是大神咒(是神奇神妙的真理),

    是大明咒(是光明普照的真理),

    是无上咒(是无上正觉的真理),

    是无等等咒(是不二无他的真理),

    能除一切苦(能清除一切苦难),

    真实不虚(真实而不虚妄),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所以说明白了心经的真理),

    即说咒曰(就赞叹说),

    揭谛揭谛(去吧,去吧),

    波罗揭谛(去到心的彼岸),

    波罗僧揭谛(大家快了解心的性能),

    菩提娑婆诃(娑婆就是菩提之境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揭开心灵的面纱(21、22、23、24、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ha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