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一切都充满了生机,我的思路也越来越开阔。及至后来看到《叶圣陶教你写作文》中的一段话,更是大受启发。
叶先生认为,上堂听功课,随时有新的意想,新的发现,是可以写的。下了课,去运动,谁的技术怎样,什么事情的兴趣怎样,是可以写的。读名人的传记,受了感动,看有味的小说,起了想象,是可以写的。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校内的集会、校外的考察……也都是可以写的。另外,我们脑海中偶然涌起的某种想法、某种感慨都是可以写的。
归纳起来,就是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是可以写的。
后来,我的工作有所调整,轻松了些许。这可真是锦上添花,我有了更多读、思、听的时间,日更的路更加宽阔起来。
黄庭坚称赞他的老师东坡先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我觉得我现在似乎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是吃喝玩乐都能扯成800字。”至于质量嘛,那就请多包涵了。反正简书也没有要求,我保证原创就可以了。
比如说,前一段时间做了一个梦,因为醒得及时,记住了一些梦境,我把它扯成800字;学了一个菜,吃得眉开眼笑,我把它扯成800字。既记下了做法,防止忘记,又凑成了日更;改变了运动和写文的时间,感受挺好,记下来,凑成800字;听书,被感动得一塌糊。记录下情节,发表一下感想,又是一个800字;那天在车上,不知道怎么发现自己一想到过年就一心喜悦,这是为啥呢?思索了一下,觉得是因为有盼头。联想到早晨看的电视报道中,儿子为了帮助生病的母亲燃起生活的热情,就是从给母亲树立旅游和品茶的盼头着手的,于是我就此扯开去,扯了个不少于800字的《盼头》:下雪了,写下开心的心情,不够800字。好办,回忆一下曾经嘛……
查了一下,今天是我日更的705天,距离1000天已经不再遥远,而我有充分的信心拿下这个徽章。因为我养成了输入的习惯,我也锻炼出了扯的能力。没办法,得800字,不扯不行呀。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16948/48fa7c96329eac11.jpg)
说起来,这个“扯”其实蛮有意思的。前一段时间我有一篇日更叫《冬天的树》,起因是我读到了汪曾祺老先生的一篇散文诗《冬天的树》,那诗写得形象、生动、热烈,还充满趣味,我真是太喜欢了。专门抄下来吧,似乎没地方放。对了,写到日更里吧。于是,我从汪曾祺老先生最够味的对栀子花的描写入手,扯到这首《冬天的树》,介绍了这首诗,写了自己的感想。又扯到冰心先生的“看萧萧落叶遍天涯,明年春至,还有新绿在故枝上萌芽。”最后扯到庄子的那棵超级巨大的栎树,扯到无用之用。一共扯了1200多字,这个扯的目的虽然说是为了800字,但其实也是一个学习思考的过程,我觉得还是蛮有意义的。
话说回来,要想扯得丝滑,那必须得多多输入,并且做个有心人——多多积累,别一边输入一边忘却,否则只能像小猴子剥玉米,剥到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还用《冬天的树》举例子吧,汪老先生的《冬天的树》是我新近读到的;关于栀子花的描述,是我以前读到背下来的;冰心先生那段话是我前一段时间在《寄小读者》中读到,并背下来的;庄子的故事,则是我听蒋勋老师的书听到的。
总之,输入和积累并举是扯出800字的关键,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2024年2月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