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读曾国藩越读越有兴致,觉得里面智慧无穷。
一份坚持,让老师和自己都认为天资“拙”的曾国藩,以孙山之上(倒数第二的成绩)七年考中了秀才,且张榜公布它文章浅显。这被他认为耻辱。它勤奋研读,学习董仲舒“三年内不窥园”。他自知唯勤能补拙,研读诗书一字一句都要精心揣摩,别人一遍他十遍,别人只读,他边读便临摹,最终成为皇帝钦点的翰林学士。
是什么样为人处事之道,让他十年间破格七次提升,一路到正二品官员。
“谦受益,满招损,晓得下塘,还要晓得上岸”。曾国藩虽一路高升,却十分谦卑。提携寒门子弟自不必说,但凡有同乡同僚来拜见,无论官职大小一律亲友一样对待,能帮则帮,从不以高管自居。
对老师毕恭毕敬,诚意有加,因此一路得到慕彰阿的举荐户庇佑。虽俸禄微薄,却不惜淘的唐伯虎之扇送于恩师。穆彰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金银珠宝自不稀罕,可曾国藩如此有心,自然认定他知恩图报,一片诚心,对他更是提携照顾。也让我们照见自己,处事之道无它,唯一片赤诚。有诚心为伴,做事自不会偏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