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波动影响——《直面骄阳》读书笔记

波动影响——《直面骄阳》读书笔记

作者: 傻璐璐 | 来源:发表于2018-11-25 19:15 被阅读90次
波动影响——《直面骄阳》读书笔记

第四章“观念的力量”谈到了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大智慧和“波动影响”。

大智慧。

灵魂的死亡、完全虚无的死亡和生前死后对称的两极是伊壁鸠鲁最著名的降低死亡焦虑的论点。

1、灵魂的死亡。

伊壁鸠鲁和苏格拉底的观点不一样。前者认为死亡后人的灵魂也死去,与后者观点相反。如果人的灵魂也死去了,就不会害怕死后的事情了。而宗教却希望人们遵守他们的规条,否则人们死后会被惩罚。加深了人们的死亡焦虑。

我今天才明白哲学存在是为帮助人们减轻痛苦。而我认为宗教也有这个作用。人类充满痛苦。

基督教的圣画像博斯的画作《最后的审判》,是一部极恐之作,描绘了地狱。我想,以后去国外看博物馆画展,可以把艺术和哲学一起考虑进去,会看得更明白。原来看是什么都不懂啊。

2、完全虚无的死亡。

伊壁鸠鲁认为灵魂和肉体同时死去,我们就感觉不到死亡。就是说,我活着的时候,感觉不到死亡;我死去的时候,我已经没有感受了。也没有害怕了。

我想到姑妈,想到大姑,大姑父,进生哥,还有我的身患重病的朋友。一想到姑姑走的时候,她是无知的,不知道自己的死,就好像睡觉一样,我心里觉得宽慰了一些。至少她没有那么痛苦。

3、生前死后,对称的两极。

是说生命就像一束短短的夹在黑暗中的光。

俄国小说家纳博科夫的自传《说吧,记忆!》就有说这个感受。

我们不怕生前的黑暗,却害怕死后的黑暗。我对于这点却是感觉有点复杂的。黑暗,一想起来就害怕。可是,如果生命是光,那照亮每个人生命的是什么呢?我这束光和其他人的光有多少不同,长短还是颜色?到底是什么?我的想象力不够了。

欧文亚隆会向来访讲这三个观点。

波动影响。

一个人别试图在人世留下名声。一切都转瞬即逝,无常。(这句话我并不太懂)

我想到电影《香水》。

“从她的朋友中找寻她的身影。”

“每个人死后在分子水平上又将重新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为未来的世界添砖加瓦。”

书中说到黑泽明在1952年的电影《生之欲》。讲造福他人和自己快乐才是生命的意义。

我想到昨天自己在儿童情商课上看到孩子和父母一起在课堂上的时候,他们之间爱火闪动,孩子可以安全地把心交给我,在父母在场的时候;父母也放下骄傲,暴露自己的疲累与自责,罪恶感,总之是脆弱。我造福了他们的家庭,这让我快乐。

我也到,姑姑的坚强,可以从我身上看到,我的坚强乐观,可以从儿女身上看到。这就是波动。

就连婆婆对我们的温和接纳包容,我也可以学到,在儿子身上继续接纳包容。这就是波动影响吧。

像水波一样,一圈一圈地扩散开去,就是波动影响。

相关文章

  • 波动影响——《直面骄阳》读书笔记

    第四章“观念的力量”谈到了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大智慧和“波动影响”。 大智慧。 灵魂的死亡、完全虚无的死亡和生前死后对...

  • 直面骄阳

    经过换工作的这几番周折,我终于发现我不属于懂得坚持的那类人。 以前的每份工作我都觉得只要不是老板辞退,我绝对不会主...

  • 直面“骄阳”

    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在家中一向是避而不谈的,每次不小心说到这个词汇都会招来母亲的指责,好像说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一样。...

  • 直面骄阳

    还在计划清明节旅行计划,今天在各大媒体上听说一个名人去世了,霍金,一个在我的世界里,手握世界摘星辰的男人。不知道还...

  • 直面骄阳

    明天是清明,这个节日越来越多被欢乐所替代,借着这个节日休息放松变成了当下人们的主要目的。不过我想休息的话也真没必要...

  • 直面骄阳

    此文来自于《超级个体》—清明节特辑24-1:内容整理 1.为什么我们害怕死亡,死亡有哪三种恐惧? a.害怕死的过程...

  • 直面骄阳

    晚上22:40分手机响起,刚刚睡下的我拿起手机,原来是孩子干妈打过来的,心里一阵咯噔,想着不会又出什么事了吧? 这...

  • 敢于直面骄阳

    “死亡”,从来都是一个敏感、禁忌又沉重的话题,我们不想提,不能提,不敢提。小时候过年一不小心讲了“不好的话”,...

  • 直面情绪波动

    这会有些烦躁! 或许是因为自己的专业PPT只是应付写写;或许是自己的读书笔记拖了两天,没有日更;之前的几个文集的内...

  • 面对死亡|直面骄阳

    去年十月份赶回老家,参加外婆的葬礼。如果外婆还在世的话,今年是她在这个世上的第九十三个年头。每年过年回家去看望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波动影响——《直面骄阳》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qm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