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死亡|直面骄阳

作者: 有得嘚吧嘚 | 来源:发表于2018-05-26 22:23 被阅读3次

去年十月份赶回老家,参加外婆的葬礼。如果外婆还在世的话,今年是她在这个世上的第九十三个年头。每年过年回家去看望她,总记得她穿着一件灰布做的斜开襟的衣服坐在院子里有阳光的地方一边抽烟一边自言自语。对于她口里讲的那些故事,我总觉得是离现在很遥远的事情。断断续续的语言,中间缺少逻辑联系,似乎总觉的有人要迫害她的家庭她的亲人。如今离开再也不用担心有人会来伤害她的亲人了,离开或许是最好的解脱。

最近脑海里回响最多的一句话是,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遗忘。虽然我短短的几行文字并不能详尽的描述外婆的一生,但总归是除了荒野里那堆黄土之外,留在这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一座坟茔。

在我还上小学的时候,外婆的身体还很不错。母亲偶尔会接她来我们家住上一段时间。那时候,我最喜欢看动画片,而外婆总说这个是挑皮人的。我也解释不清楚,又总是让我很生气。不过现在想来,动画片不就是皮影的升级版嘛。在没有的电的岁月里,沉浸在那幕布后面灵动的身影还有故事的时候,是人们可以短暂的不用思考苦难的时候。外婆在我们村有几个聊得很好的姐妹,年龄都比外婆要小。如今走的走,留在这世上的已经不多了。而我总记得某个炎热的午后,她们会在我家大门口慢悠悠的聊上一个下午。至于聊得什么,我现在什么也记不得了。只是现在很羡慕那个时候,时光走的如此慢如此悠长。门口的有一颗硕大的梧桐树,盛夏会有大片的阴凉。石墙根下杂乱的长满了各种野草,连同我童年的岁月一起荒芜着,时间越久越是杂乱。

等到上了初中后,依然记得外婆在我们家住过一段不短的时日。母亲与人一起外出拾麦子,这是那个年代的农村除了从自己家的田地里刨口饭吃之外的所余不多的补贴家用的办法。家里只剩下我和外婆两人,我住校,偶尔中午会从八里外的学校骑车回家一趟。依稀记得我某天回来以后,她告诉我身体不舒服,需要去什么地方打吊瓶。这对我说放佛就是件很大很大的事情一样,我一时间没了主意,那个时候也没有电话。我也不知道母亲去了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我仿佛一颗无依无靠的小草一样。我跑到屋后的柿子树下,无助的哭泣。印象里柿子树的树叶很茂盛,树下很隐蔽,不会有人看见我的无助。东边坡上黄土地上格外的黄,黄的刺眼,遥远的路上我想看到母亲归来的身影。

等到高中和大学以后,只有每年过年的时候和父母一起去看望她。这时她的神志已经不清楚了,但能够认得出父亲和我。在她的印象里我们家以前是很穷的,她总是掏出自己不知道揣了多久的二十块钱递给我的父亲。父亲说不要,她总是不乐意,父亲掏出几张百元大钞告诉她有钱,还问外婆要不要,外婆会从里面抽出两张和那二十元一起小心翼翼的包起来。有时候她在院子里晒太阳的时候,我会跑过来逗她开心,有时候我会给她跳了一段我自学的鬼步舞,她会笑着骂我“熊囊羔子”(这是一句长辈对晚辈比较亲昵的骂法)。现在想来那还是前年的事情,如今却是天人永隔了。

以上是我能从我的脑海里搜索到对外婆的所有记忆了,总显得有些苍白,最多能说明她就是个平凡的慈祥的老太太吧。据我母亲的描述,外婆生前也做过很伟大的事情。具体的年代我是不知道的。那是个炎热的夏天的午后,两名妇女带着两个孩子去村南边的一个水库里洗澡。两个妇女并不会游泳,下水或许只为在那个没有空调电扇的年代凉快一下吧。四个人纷纷溺水,外婆家当时在水库附近有种的西瓜,外婆在瓜地里看瓜,听到呼救声后,外婆来到水库旁看到情况后,急忙连滚带爬的去喊人过来救人。要知道外婆的脚是裹脚的根本跑不快,不知道她怎么翻过水库边上的陡坡,当时肯定着急的头上满是冷汗吧。后来外婆喊来人后只救下了一对母子,另外一对母子永远的把生命留在了村南的那方水库。从此之后,被救上来的那对母子逢年过节都要带着礼品来看望外婆。

母亲还讲了另外一个关于外婆的故事,故事很短,可能我母亲那时还太小,也记不得故事的原委了。每个农村的发展历史里,总会有人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自杀。喝药、跳水库、上吊是能够排得上前三的自杀方式了。外婆村的这个妇女不知道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要了结自己的生命,外婆是赶巧了,恰好看到那个女人端起药瓶的那一瞬。我不能想象外婆那双裹着的小脚以怎样的步法,快速的跑到女子身前打掉那个女人手里的药瓶。于是有了生,有了故事,有了未来。死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就没那么容易了!

人一生会经历三次死亡,一次是生理上的死亡,代表生命体的消亡,从此在不能呼吸再不能说话;第二次是在葬礼上死亡,代表一个人的社会身份的抹除;第三次是被世界上最后一个纪念你的人遗忘。我想有这篇回忆外婆的文章在这里,只要互联网不死,外婆就会在某个地方获得永生。

说说死亡吧,这两个能烫伤人们嘴唇的字眼!最近两个周除了工作之外,脑子回想最多的就是这两个字了。我以为我会想明白,可是在它面前我就像一个孩子! 我只能引用别人的话来描述我对死亡的态度吧。“死亡就像刺眼的阳光,直视骄阳不免带来痛楚,但躲避并不能让它自动消失;相反,即使看不到它,它也笼罩着你的时时刻刻,甚至或明或暗的驱使着你的行为、选择”摘自《直视骄阳》,欧文亚隆。电视剧里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桥段,一位老者或是恋人说出。等我死了啊等等话时,另一方总是很配合的用手或者语言打断另一个人的谈话,放佛说出这两个字眼就会受到诅咒一样。

我们为何如此的惧怕死亡呢?是因为我们害怕死亡之后的未知,还有生前没有完成的遗憾。如果死后进入另一个世界,还会认识新的“人”开始新的生活,那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不过是另一种新生而已。如果死就是死,死去元知万事空,再没有思考没有回忆当然也就不再有恐惧遗憾和痛苦了!为了不留下遗憾,现在能做的就是活在当下。不为过去所犯过的错念念不忘,也不为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情而杞人忧天。活在当下就是,好好感谢每个能醒过来的早晨,阳光正常升起,感谢空气依旧清新,感谢食物依旧可口,感谢工作能让你获得成就荣誉金钱;活在当下就是好好珍惜身边出现的每一个人,感谢他们出现在你的生命里,陪你一同前行;活在当下就是好好做饭时认真对待每一个食材,每一个逝去的生命都在用它们的牺牲来供养你的生命;活在当下就是认真锻炼,没有力量和精神都会影响你好好享受生命;活在当下就是认真思考、记录,升华对生命的体验。生命都厚度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思考的多少与厚度;活在当下就是尽量体验没有体验过的事情,滑板、拳击、柔术、泰拳、烹饪、跳伞、潜水、滑雪,攀岩都要创造机会去体验,每一种体验都会让自己多一种维度认识生命。

相关文章

  • 面对死亡|直面骄阳

    去年十月份赶回老家,参加外婆的葬礼。如果外婆还在世的话,今年是她在这个世上的第九十三个年头。每年过年回家去看望她,...

  • 直视骄阳,直面死亡

    作者/木子慧 生命仅在一呼一吸之间, 出生时“你”吸进了第一口气, 然后伴随着“你”的大哭, 开始了“你”的人生旅...

  • 直面骄阳,笑对死亡

    直面死亡、 关于清明节,很多人都回家祭祖,扫墓。这时候抛出这个话题、直面死亡。直面骄阳。 思考死亡就是思考人的退出...

  • 【读书】存在主义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带你直面死亡恐惧

    《直面骄阳——征服死亡恐惧》是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大师欧文·亚隆的著作。书中,欧文·亚隆将死亡比作耀眼的骄阳,说:你...

  • 直面骄阳

    经过换工作的这几番周折,我终于发现我不属于懂得坚持的那类人。 以前的每份工作我都觉得只要不是老板辞退,我绝对不会主...

  • 直面“骄阳”

    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在家中一向是避而不谈的,每次不小心说到这个词汇都会招来母亲的指责,好像说到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一样。...

  • 直面骄阳

    还在计划清明节旅行计划,今天在各大媒体上听说一个名人去世了,霍金,一个在我的世界里,手握世界摘星辰的男人。不知道还...

  • 直面骄阳

    明天是清明,这个节日越来越多被欢乐所替代,借着这个节日休息放松变成了当下人们的主要目的。不过我想休息的话也真没必要...

  • 直面骄阳

    此文来自于《超级个体》—清明节特辑24-1:内容整理 1.为什么我们害怕死亡,死亡有哪三种恐惧? a.害怕死的过程...

  • 直面骄阳

    晚上22:40分手机响起,刚刚睡下的我拿起手机,原来是孩子干妈打过来的,心里一阵咯噔,想着不会又出什么事了吧? 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面对死亡|直面骄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hlv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