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解 第三十五章
憨山大师著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注】此明前章未尽之意也。
无象,谓之大象。大象无形,而能入众形,有形者无不归。圣人执无我以御天下,故天下莫不往;以其与物同体也,万物恃之以生,故无往而不利,故云往而不害。然忘于物者,物亦忘之,故物各得其所而无不安;物物相忘而无竞,故无不平;暖然如春,故无不泰。此所谓万物宾,而天地合,人民和,故圣人终不为大,而能成其大也。
前云:道之所以常者,以其淡然无味,无可欲也。若夫乐之于耳,饵之于口,皆有味而可欲者。若张之于途,虽过客亦止之;然虽暂止,而不能久留,以其用之有尽,盖不常也。若夫道之出口,则淡乎无味,不若饵之可欲;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不若乐之可欲。此可名于小。然而其体真常,故用之不可既。既,尽也。故可名为大。
此大象之譬,以譬人君苟能执大象以御天下,恬淡无为,虽无声色以悦天下之耳目,无货利以悦天下之心志,而天下归往乐推而不厌。此所谓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也。如此用之,岂有尽耶?
![](https://img.haomeiwen.com/i19043191/9ec9a0dd09faf24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