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乞丐饿急来到一富家乞讨,主人看他可怜,每天就给他五个钱救济他。这样维持了几个月光景。后来主人家添人进口,经济出现问题,就把五个钱减为两个。乞丐气愤地说到,你怎么能把我的钱来养活你的家人?大家可能有些不信,生活中怎么会有这种人,其实在你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乞丐的影子。
老板是个善良慈爱的人,每一个来公司的员工,他都亲自到酒店为他接风,为他们安排住宿,被褥、日常生活用品都无偿提供,生活费也全免。其实这样的待遇其它公司是都没有的。可有一天,老板有事耽搁了,没有接待新来的他吃饭。他气也不顺,工作也无精打采了。
班级的孩子都是住读生,为了照顾好他们,班主任倾尽心血,方方面面都注意到。譬如天气冷了要督促加衣;吃饭要按点,不吃垃圾食品;学生要买书,就替他网购;学生生活费带钱不方便就替他们转账;孩子感冒了替他们买药烧开水等等一系列琐事。本来这不是他的事都揽在自己身上。可有一天一个电话通知学生晚了,那家长就在群里牢骚满腹。
兄弟两家哥哥富弟弟穷,血缘亲情下哥哥平时总是对弟弟照拂有加。可有一次因为什么别的原因没有想到,弟弟就咬牙切齿,气愤填膺。
四十年前,每家都穷的叮当响,一月一人四两油,过年吃顿饺子,买件新衣就是奢求。今天过去皇帝吃过的东西我们也敢尝试。可你问他是过去好还是现在好,依然有不少人留念过去。
这似乎就是我们生活中所说的“千顿饭养一仇人,一顿饭养一恩人”。当然这一顿饭的感激也只是暂时的,不定什么时候也会反目成仇的。
为什么有这种大众化心理?缺乏一颗感恩的心应该算是主要的原因。这样的人只看到别人的恶,没看到别人的好。对于他们,太阳月亮也是可恶的,谁让你夏天出来,谁让你不能长圆呢?
潜在的仇富仇强心理。这种事一般发生在贫富强弱立判中间。两者在没接触之前,贫弱者就有潜在的仇视,没接触也就无从发泄,一旦有了机会,污水也就随地泼来。谁让你比我好呢?这是你的原罪。
扭曲变态,好坏不分,糊涂做人。说他们有此特征也不为过。
其实这世界谁都不欠谁的,包括父母。更何况亲戚朋友和路人。别人对你施加一份恩,那是别人的爱心泛滥,你不说要涌泉相报,但至少应牢记在心。心里记着别人的好,那也是很温馨的,何必一腔戾气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