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人来说,短期成功几乎是无法实现的,没有资源没有平台。
回想了一下,本科四年我似乎,什么都没积累。
我在想,数模,二等奖,毕业后有什么用,能有经济效益吗?那挑战杯经历呢?大创经历,还有一系列英语竞赛。
再仔细想想,我四年刷了一整页光鲜简历内容,虽然比不过top,但也够用。四年我还学习了英语等其他技能,也曾拿到过美研全奖offer,也助我得到这份工作。看起来似乎,也并不是什么都没积累。
上班摸鱼时我总想暴富,想着自己混日子,未来半年也才能攒五六万左右,心态有点失衡。便开始琢磨怎么月薪30-50k,或者提高被动收入的方法。
想来想去,越发觉得前辈们说的,选择一个行业,深耕下去,也是颇有道理的。
如今我们更知道,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另一件事就是,你给公司带来的价值肯定大于你的薪水。
就以我这个翻译部门来说吧,那么多人,每天都有固定翻译量的任务。仔细思索一些操作,员工每月创造的价值大概是他们薪水的2-3倍。
倘若我想说,这公司作为中间商,差价吃的太多了,我想自己接翻译,可以吗?
你想的话,当然可以,可问题是,你客户哪来?
就我所知,招翻译兼职容易,贴吧豆瓣58同城智联等等一堆平台,总会有同学愿意来兼职翻译挣钱。
但客户哪来?
有了源源不断的单子,自己做个小中间商,就可以和老总一样,自己上班时间自己定,我上班时间他来定。
所以回到上文,为什么前辈表示可以选择一个行业,深耕进去呢?
以我肤浅的理解,那就是在这个行业混的久了,就有机会深入了解这个行业,有机会接触到客户方,再把客户方办妥了,大概就是离职单干的时候了。
我想了下,很多新东方的金牌讲师,离职后自己开了教育机构。也许就是因为他们当初选择深耕讲师,后来名气起来了,口碑起来了,家长们都选择报名他那儿了,大概就可以离职自己开班了。
另外一点我想吐槽的就是,就是出了校园之后,我已经很难找到前辈交流了,不像本科期间很容易接触到优秀的学长学姐,答疑解惑。感觉工作成长之路就是一条个人摸索思考的成长之路,看不清楚市场的沉浮,看不清楚行业的兴衰和方向,想造作一番又不知何从下手,想财务自由又没有任何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