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堂论证课
“说话是门艺术”
“不,说话是门技术货”
“不对,说话是天生的能力,就像我天赋异禀”
三个学生突然就什么是说话争论了起来。
老师傅进来了。
“说出这个答案之前,都思考过了吗?”
【说话其实是思考的结果】
有很多人说:“我说话不过脑子,就是直”
这样的人,我们叫情商低。
所以,我们经常把会说话和情商联系在一起。
可以这么说,我们的情商是对内的修炼,而说话就是修炼完了以后的对外输出。
以前上过一堂情商课,其中有一个环节说要来教我们说话的干货,我一个嘴笨的人听到有说话的干货,非常兴奋,竖起耳朵听,拿起笔记。
他教我们:事实+加情绪+需求。
标准模版举例是:“这是你第三次迟到,这个月我们约会你一共迟到了三次,我很不开心,你以后可以不迟到吗?”(是不是听上去,这样对方就不会拒绝了?确实是)
然而,当接收了这个模版以后,我三天没怎么说话,因为老师再三强调,第一步一定要先说事实,不能夸大不能说每次,都,总是这些词语,最好说数字有理有据。所以,最后我又回到了沉默是金的状态。
所以,我们说“说话”确实是思考的结果,但是思考太多反而会说不出话来,现在时代节奏那么快,我们需要那种拿来就能用的方式。很庆幸,能发现了《好好说话》这本书,他就像一本说话辞典,分析了不同场景可能会出现的说话语境,对初学者的我们,碰到这种情况,翻开那一页,就大概有个方向,原来应该这么说。
我推荐的阅读方式是:一开始通读全书,然而我们并不能吸收全部内容。第二遍,把里面的每章场景内容做一个归类贴标签,以后遇到类似场景,直接翻开那一页借鉴其中的思维模式和句型,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改编套用。
这就像是练武术,练到最后其实反应敏捷的全靠肌肉记忆,说话也是,一个场景模式用多了,以后碰到就会自动对应,自然而然的就说出对应的我们称之为不得罪人的话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