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本次活动,感觉自己受益匪浅,无论对课程的设计,对个案的辅导,对心理活动的策划,还是对于心育论文的书写都很有帮助。将从以下最深刻的两个方面展开:
(一)增加了对于媒材使用的意识。
要想从源头上进行管理,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素养,就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技能,树立自助和互助的求助意识,学会理性的面对挫折和困难。
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中,充分的利用媒休,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媒材可以营造安全尊重的氛围,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联系,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也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同时老师也可以借助美才来引导学生们进行深度的自我探索,达成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媒材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的热身活动比如可以利用歌曲来热身。通过不同的歌曲来表达不同的心情。
媒材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主体活动的开展。
在对学生的主体活动中要实现三个特性,第1个特征是梯次性内容要体现内在的序列,第2个性是逻辑性,活动设计要展现内在的关联,第3个性是发展性要能够促进学生的感悟,体现内在成长。
对学生的主体活动中还要实现4个意:在活动过程当中要鼓励学生参与,引导学生思考,陪伴学生的成长,还要注意4个技巧:发问释意,回应在意,面质释意,澄清明意。
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的举例叶太美,通过树叶媒材让学生认识我眼中的我和他人眼中的我。
其实运用在学生身上的名材有很多:植物,小动物,卡片,表格,情绪卡,照片等。
而在心理课的收获环节,也可以利用媒林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激励展望。
(二)提升了个案辅导当中对于学生问题的评估能力。
对个案的评估,要去评估学生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和行为状态,以往的工作当中可能会忽视学生的身体状态和行为状态。
在对收集资料的过程当中,要收集学生的历史资料,现状资料和背景资料,了解孩子的生长环境,拓宽了自己对于孩子收集资料方面的范围。也是在历史资料环节,可能原来的自己更多的关注孩子的身体生长史,忽略了孩子的出生史,学习史。
在对学生的资料进行评估的时候,还要注意学生材料的结构性,比如问题的性质,特征,程度,原因。同时还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在评估问题的阶段,要分析形成的原因的时候,要看清楚个体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可能原来的时候更多的关注了外部因素,忽略了孩子个体的内部因素,今后的工作当中要加强对于孩子内部因素的探索。是在进行判断的时候,要透过现象抓到事情的本质,抓住主要的问题。
原来的评估依据更多的是自己的观察,行为分析,可以更多的加入一些作品分析,教育会诊,绘画沙盘等技术。
在评估的时候要注意对学生问题边界的理解,聚焦问题。同时要去了解来访者,在寻找辅导之前所做的尝试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以更加高效地支持到学生,也挖掘学生的资源,让他看到自己面对困难一直没有放弃的能力。从而更多的了解来访者的优势和应对的技能。可以避免后面探索的辅导策略进行了重复。学生后面的干预指导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感谢本次有机会让自己参加辅导的宋老师,教育平台,还有上课的各位老师们。虽培训结束,但是自己会经常翻看这些课程,特别是在自己在教学,咨询,心理活动中有困惑的时候,从而不断的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