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个月,不知不觉又休息了好多天了,由于每次休息都是沉浸在阅读的体验中,所以如果超过三天没上班,那我也就记不清自己到底休息了多少天了。
与断断续续的休息不一样,在休息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我都会尽可能的往书店跑,哪怕书店离自己再远,也影响不了我的这份偏执欲。
人生几何,欢喜就好
银杏嗨嗨,干速了弄要盖…
第一次听说“人生海海”是在十年前,那是一位老乡喜欢在宿舍播放低音炮,他最喜欢放的热歌就是《欢喜就好》。
没想到十余年后,这几个字以著名小说名字的形式重出江湖,以前听这首歌的时候没去体会过其中的含义,只觉得那个调子蛮有意思的。
最近的休息,我沉浸在了这本小说当中,从工作的新区坐地铁到市中心,一个连续的来回时间是3小时。
第一天去读书花了几小时,第二天又去,晚上住旅社,直到第三天才回新区这边。
第二天和第三天因为约谈了点事,所以读书的时间也不多,对于《人生海海》这本书算是初了解,读了约三分之一的内容。和我读过的余华作品有相似之处,或许因为年代原因,他们的作品都避免不了“文化大革命”这个历史节点。
但书中的人物性格却有其特别之处,主人公特殊的爱好为自己带去了许多命运的转折,同时也让自己失去了不少机会。这样的性格,多出在影视剧当中,当然作者也将现实中群众特有的习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本书丰富的内容我相信在后面,后续花在这本书上的时间或许会利用些零碎时间去阅读,或许又是到下一个休息的日子,毕竟一忙碌起来就没完没了。
忙碌在每个开工日
工作的性质我改变不了,唯一唯可以改变的,就是以往慵懒的自己。读书也好,写笔记也罢,都是很好的自我改变方式。
或许在他人看来这一切都是形式主义,但对于整个过程的感受始终是我们自己。同样也只有我们自己清楚的是,当我们忙碌起来的时候,一些诸如读书、写作、音乐、健身等各种形式主义也没有了,偶尔还好,长期这样下去我们的精神和心灵就会变得越来越空虚,越往后人生难题也就会越多。
经过几天的休息,今天又回到了往日的忙碌中,准备了大半天材料,下午到晚上做出来一点点效果。
其实,几乎每次开工头一天,准备材料都差不多需要一天时间,这次还是前几天准备了一些。工作上的持续运作,在我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一个感受,我觉得工作是人生最大的形式主义,或者说工作是生活中最大、最普遍的形式主义。
至少,至少对于我来说很像形式主义,因为不管怎么工作,不管忙得有多么不可开交,但始终逃不了读一读写一写✍的习惯。
新的工作任务开始了,意味着又是一个持续搬砖的日子已经来临,意味着休息几乎没有、看天空的时间几乎没有、感受人间草木的状态几乎没有。但是,并不意味着阅读量会下降,并不意味着作质量的下降,至少我内心在这个时候是更不允许的。
只是,冷落了书友群的各位书友,心里挺过意不去的。希望大家在忙碌的日子别忘了提升自己,别忘了要快乐。

公众号: 致浪解忧馆(可加书群)
我是独孤燕,一个行走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