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问题是普通人的财务大漏洞。如果说哪里最花钱,我想,医院一定是最能花钱的地方。医院不仅花钱,而且非常花时间,这两个一叠加,比所有的东西都浪费。
今天我在医院,只是看皮肤,花了整整4小时。去年12月底开始,皮肤出现一些疹子,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4个月了,不知道为什么,时好时坏。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吃了什么或者什么过敏。之前因为疫情,看过丁香医生,也是反反复复。在朋友的劝说下,今天我起码花了4个多小时,挂了两次专家号,专家第一次只是看了一眼我脖子上的疹子,然后就边听我说话边开药。直接就叫下一个病人进来了。我就没有反应过来,然后刚好上午挂了下午的这个专家号,要取消才能不会进入黑名单,结果呢我想反正就差两个小时,那我就耐心再等一等。第二次,我把要问的问题都列出来,结果就被医生说了。
回想起来他12:30还在看上午的第131号病人,自己还饿着肚子。而下午我问的问题,估计对他来说大概被问了不止一千遍。他的态度特别像我上课已经讲了99次的题目,我们班学生又来问我:老师这道题怎么做?像极了忍不住要发火的老师。

今天看病的这个经历让我想起2012年在韩国的看病经历。当时我腰不太好,去的是家门口的社区医院,走路一分钟。社区医院的医生可以全程用英语和我交流,并且非常干净,设备也比较新,几乎不用排队。记得当时同事帮我预约了一下,还有护士领着我们去医生那里。拍CT就在隔壁。等我回到医生那儿,电子版CT已经到医生的手里。整个过程非常快,几乎没有任何的浪费时间。医生用英语和我交流之外,我的韩国同事还跟他用韩语进行仔细地沟通,特别详细。当时我用的是外国人在韩国的一个保险,保险费用应该是普通人可以承受得起的那种。当时应该只花了8000韩币,只有人民币在48元左右。当时整个体验下来都非常好,让我觉得特别方便高效,整个环境安静有序,医生非常有素养,很耐心。后来,我问韩国同事为什么这里的人那么少,同事说因为都是严格预约的。韩国的社区医院本身就能够做一些简单的拍片,做简单的手术等。同时,韩国的保险制度是分级,看病一定要一级一级,你不能越级去。越级看病,几乎是不能报销的。不过,能让普通人安心先去社区医院看病最重要的是社区医院的医生专业程度和医疗设备情况良好。无论是设施和医生配备,我们国家的乡村医生、乡村卫生院设备和市区医院差距还是挺大。
2017年在美国带一个小姑娘去医院复查。她是中国留学生,才初三。她在学校旅行时,滑雪膝盖半月板受损,需要做手术。她保的是留学生的保险,保险其实配备的还可以,所以有很多费用已经报掉了。但是账单寄过来还是非常触目惊心。因为光一个半月板手术麻醉的费用,只是一个麻醉就要2000刀。
在想中国的未来医疗制度的改革,会走向哪里?会不会也更需要商业保险才能看得起病?会不会有很多私立医院出现?
我今天去看病的医院是当地唯一一家三甲医院。大家都涌到这边来看病,医生的压力很大。很多病症其实不应该直接到三甲医院来的,但是大家包括我自己都是直接来这边,对其他医院可能也不相信的样子,造成了医生的这种有心无力,实在是超出他们的负荷,而他们也无力去更耐心的或者说更多时间的去面对患者,而患者又会觉得我专门为你而来的你只看我不到半分钟就给我开药。我怎么相信你看的?
与看病自己等待时间长、看病体验不满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整天我用的全部都是理疗账户的钱。我自己一分钱都没有花。挂号费两次20元的专家门诊费40元,钱医药费是118元钱,这些钱全部从医保账户扣掉,我自己本人并没有花费一分钱。就算全部自费,和韩国、美国比起来应该也算很便宜。而中国医生确实是拿着相对国外医生来说非常低的工资,却做着他们几倍的工作量。哪里有什么能量和时间来耐心回答问题呢?而医患矛盾、误诊也会增加概率。
将来,个人或许需要购买更加齐全完备的商业保险,很多私立医院也将应运而生。
对于普通人来说,时间和金钱都是非常宝贵的,而且作为病人,我们还希望能够得到尊重和耐心。那么,付出金钱也是很合理的。作为普通人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自己买非常棒的商业保险,那可以去私立医院看病或者是公立医院的国际门诊部门,收费非常昂贵,光一个挂号费可能就要300块钱,但是服务很好,态度很好,人很少,不用排队,所以,这也是一种方案吧。
最好的当然是好好锻炼身体,三餐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睡眠,尽量情绪稳定,不要生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