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247486/3d9efb05d71f299b.jpg)
李白是“谪仙人”,他的诗才气万分,我们只有欣赏的份。可就是欣赏,忽然间,李白还是经常要吓我们一跳。
这话怎么说呢,就是李白的很多作品中,常常有爆发的情感和精神,就像火山喷发一样,对读者进行冲击和超越,既让我们享受,也让我们感叹李白的生命力为何如此强大,他的灵感是不是自己也很难控制。今天,我们一起看看李白诗中一些“忽然”的字眼,感受李白的气势和气象。
提醒一下,注意自己的小心脏,不要被吓着了。
我们先从温柔一点的开始,看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赠汪伦》。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们试想一个场景,李白被汪伦热情招待了很些天,要离开去别的地方了,可汪伦一次又一次盛情地挽留。李白觉得太麻烦汪伦了,这一天就趁汪伦不注意,留了个纸条自己偷偷来到桃花潭边,上了渡船准备走。汪伦发现纸条后,赶紧追到渡口,边跑边唱。李白感动的不行不行的,就写了这首诗。一个“忽”字,把李白偷走,汪伦急追的场面呈现在我们面前,也让我们对汪伦与李白间的情谊有了极深的认识。
![](https://img.haomeiwen.com/i18247486/72c68c92b95438d8.jpg)
李白写过三首《行路难》,是天宝三年(744年),他因不能周旋于统治阶层而被视为“非廊庙器”,而被排挤出长安时写的,其中有两首中用到了“忽”字。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李白虽伤心、失望、苦闷,但他不认命,仍然用灵感来记录自己的情感,把自己的矛盾心理唱成希望之歌。就像他在《将进酒》里所写的“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要远离权贵,回归自然,但绝不是消沉于温柔酒乡,而是要坚信未来充满阳光。
![](https://img.haomeiwen.com/i18247486/4117c457a91c0ebe.jpg)
李白的一生,是壮志未酬的一生,但即使到了年老多病之际,他仍想着为国立功。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李白逝世的前一年,被现实和各种仙药摧残的李白,身体已相当虚弱。他给在军中任通判的友人何昌浩写了一首赠诗。
《赠何七判官昌浩》
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啸咤,思欲解世纷。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夫子今管乐,英才冠三军。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
说是自己忽然就惆怅了,睡也睡不着,闲着也是闲着,就给你写首吧。看着好像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实则是在忧虑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表面是希望何七要像管仲、乐毅那样,能干一番大事业,实则是说自己想出来为官效力。
李白这样的诗还有一些,如《山人劝酒》《玉壶吟》《日夕山中忽然有怀》等,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找来读读。从我列出的这四首三段中,能感觉到,李白就是这样的人,“忽然”间,就吓了我们一路,但静下心来一想,原来他是在鼓舞自己,也鼓励着我们,让我们的脉搏跳得更急,血液流得更快,更有力,更兴奋,而绝不自弃、绝不绝望。无论身处什么环境,都要充满自信,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个安静而祥和的春节,大家正好可以在家中读李白的诗,为自己积满正能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