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日记 四十七

作者: 洛北河刘泽清 | 来源:发表于2022-12-08 15:16 被阅读0次

        2022年12月07日

        读贾平凹的《月迹》

          作者简介

        贾平凹,本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陕西省作协主席。

            老师讲读作品

            《月迹》是现代作家贾平凹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创作的一篇散文。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得满足;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

        "月亮进来了!"

        开篇就让我们看到,是这个权威的奶奶,给作者带来了文学创作的灵感。

        奶奶牵引着孩子们各处去寻月, 从屋里寻到屋外的庭院中。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月了,进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他这里用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词,进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玉和银应该是不能重复用的,但这个知名作家在这里就这样用了。我们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是怎么来的?这些著名作家的作品成为了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贾平凹创造的这个玉玉、银银在这里把这个名词动画了。一般人只会说,月亮是白白的光,在某种程度上就有点概念化了,其实月亮那个光并不是白白的,而他说的这个玉玉的银银的,反倒是觉得比较贴切,我们学习的时候都可以借用,可以去大胆的创新。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作者在这里展开了对话,这在贾平凹的散文里,这样的对话是比较少的。作者在此还精心的设计了一番。

        桂花树的那种气息在身上的渲染,他没有直接说鼻子闻到了淡淡的香味。而是写一种气息,在我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痒痒的感觉,他这么写就让我们自然想到了桂花树的香。作者不说是直接闻到的,而是用感觉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这些地方都是我们要学的。你若直接就说香,就说是鼻子闻到的,这就显得俗,显得太庸,太白。作者用感觉这种方式来写,就有文学化了,让人好像有点身临其境的感觉。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傻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作者用对话的方式,把这种想象拓展开来,我们就好像身临其境一样的,他把读者拉进了对话的环节里去了,这是贾平凹最具特色的地方。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

        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儿的嫉妒。

        在这里,作者通过对话和自己内心的这种敬仰结合起来。对话很简单,前面是写谁说谁说的,这里就不要谁说了,“有三妹漂亮吗?”你就能知道这是谁问的,“和三妹一样漂亮。”你肯定明白这是奶奶说的。

        作者一直都是说月亮里有桂树,月亮里面有一个漂亮的女子,我们也很漂亮,那这个院子就是月亮。这种拉进拉出,融会贯通的感觉,让我们觉得看了特别高兴。

        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

    "孩子们,你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在这里面是个权威,大家都很信服的权威,因为奶奶的知识丰富。

        奶奶还是一个哲人,奶奶哲人到什么程度?就是把一个小杯子里头倒一点甜酒,给每个人的时候,就会让我们想起吴刚摘桂花酿美酒,吴刚捧出桂花酒,无意识中就联系起来了。杯子里还能够映出月亮,每个人把这一杯酒喝下肚,月亮就在心上了。由远及近,慢慢的融到我们心里。他为什么不说倒一杯水?这就是桂花酒的一种借喻。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再去找吧。"

        接下来作者让“我们”在凡是能反光的地方都看到了月亮,原来月亮竟然是这么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只要你愿意,要多少,它就会愿意给你多少。寓意着的说出了月亮它的伟大和博爱。

        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的印章吗?这就把人间和天上联系起来,月亮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这是一个跳跃。我们每次写物、写实的时候要有一个空间的联想,要有一个空间的跳跃。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都说结尾重要。作者在这里却把结尾淡化了。找月亮,找到大家都满足了,满足了人就有了困意,然后相偎相依着甜甜的睡一会儿,潜意识是月亮给了人们一个团圆,一个美美的团圆,心里的团圆和大家亲情致上的团圆。

              我的感想和体会

        月亮是美丽的象征,作者选择月亮作为题材,用虚实相生的写作方法,借着童趣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这正是贾平凹这篇散文的独特之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上学日记 四十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vxg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