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将小憩枝头的秋风合一缕泛着轻寒的晴光,就能浸染绚红浮金。
上次凑更,分享了两张收藏的乌桕树的图片,被友友们追问,索性单独开一篇。
乌桕树是大戟科的一种落叶乔木,生于旷野、塘边或疏林中。李时珍说是乌鸦喜食乌桕的果实,而另一种说法:"其木老则根下黑烂成臼,故得此名"。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臼"字逐渐演变成木字旁的"乌桕",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称的乌桕。
乌桕还是一种染料,而恰恰,它特别适合染黑色,可以提炼出黑色的染料,原因是它的叶子里面含有大量的鞣质。这种染料所染出来的乌黑色平民百姓和官吏的常穿色系。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说的乌衣也许就来自于乌桕。据说果实,也可以制作黑色的墨水。整个是从头乌到尾。
过了立冬,才正是展现乌柏魅力的时候,多姿多彩的色彩集于一身,红黄橙绿,美的缤纷夺目。
南京老门东的乌桕树更是火出圈了,白墙灰瓦,配着这五彩斑斓的乌桕树,如同水墨画般,美的不像话。
深冬,当乌桕树的叶子全部掉落后,乌柏的种皮裂开,露出白色的蒴果,是另外的一种美。
如果我们拿到乌桕种子仔细剥离,就会发现白色的部分只是种子的一个蜡质外套——桕脂,用火稍稍烘烤就会熔化,可制肥皂和蜡烛,因为这个也被叫成了蜡烛花。
“前村乌桕熟,疑是早梅花。”
“偶看乌树梢白头,疑是江梅小着花。”
来张特写,是不是很形象。
注:此篇全部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