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9日,思想食堂的负责人雪虎为大家请来了宁波的朱帅,他是阳明心学民间学者的代表,吴晓波频道宁波书友会的班长,两年间组织数千书友会每周研习王阳明心学经典,在无锡蓉华艺术生活馆现场给大家带来了非常精彩的分享。
朱帅的“知行合一”
朱帅为了这次分享,做了精心的准备。他把分享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回答大家的提问;第二部讲述在研习心学过程中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两个故事;第三部分领读两段《传习录》中的经典。
朱帅分享了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当他决定自己要通过瘦身,达到更健康的状态时,深知行动才是关键,就重新调整了自己的饮食机构,并每天执行,三个月以后就减了十斤,这个过程,让他明白,真正的“知行合一”了,去做行为的改变是非常轻松自然的;以前她妻子建议他着装不要选择太凝重的款式,要选择年轻活泼的类型,他通常是口头答应,没有行动。如今,他一身白衣中裤,确实英气逼人。

更可贵是,他在最后提到,这些事情是在他们两年研读王阳明心学时发生的,是否全部是阳明心学的作用,他个人也难以判断。严谨坦诚的态度,让听者更为接受。
朱帅强调,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由此,不行动就不是真知,无疑是大彻大悟的智慧。他个人从中受益颇多。

朱帅最后领读了王阳明在《传习录》中的《书中天阁勉诸生》和《侃去花间草》,文字中的哲理和趣味,引发了大家深入探究的兴趣。
会员的“知行合一”
7月16日,无锡思想食堂的会员门去上海听了郦波老师的 《王阳明和阳明心学》,第一次感受到阳明心学的巨大影响力。我们就决定8月19日在无锡举办一次分享会。当天,会员李红在她的蓉华艺术生活馆,为我们精心准备每一个环节,毛笔签大名,沏上好茶,还请来吉他手何源,给大家提供了轻松体悟心学的环境。

分享会当天,大家读完《传习录》的两个章节,思想食堂会员王文涛和还有其他听众,就在网上购书了。第二天,会员陈敏在群里发了一条信息,大家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心学”是王阳明的,内化于心,每个人开始做自己的功课。

一起研读阳明心学,践行“知行合一”,一场自然而然的发生。9月2日,在会员鼐虎的会所,我们又将共读《传习录》。
身边的“知行合一”
我了解到王阳明的心学,是在六年前,公司请睿泰集团的艾总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分享嘉宾,他提到王阳明对自己企业经营的影响很大。那时,我很少读中国经典书籍,大部分时间读西方管理和经营方面的书,看天不接地,甘做一只“小小鸟”。

这两年,经常受“国学”热的影响,自己有了直接的感知。其中,我最欣赏的陈春花教授,她不仅通读各种中国哲学经典,同时对西方哲学、管理学都有研究和实践,并运用与工作和教学中。昨天晚上,听了她的“让知识为自己赋能”的知乎音频,特别提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还谈到自己的一个座右铭:“让知识有效用:手比头高”,意思是,我们的手举起来,自然超过头,换个角度,我们想要的东西,必须变成行动,进行验证,知识才是自己的,拥有验证过的知识,才能真正有力量。行动中,一个重要的事情是,不断有目的的放弃旧的知识,还有另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是必须持续的理解外部的环境。
我也接触到其他一些人,有些认为相信了“佛老”,就不认可“心理学”;相信了“耶稣”,就质疑“儒释道”;就像我很长时间都认为,如果读了国学经典,创新意识一定会失去。殊不知,我们信仰的真理与真实的真理永远是有差距的,需要我们能跟随经典,融合当今,内化自我。如今我们接触到的阳明心学,也一定和明朝的王阳明的心学存在一些差距,如何让那些心学智慧融会贯通地运用到现实之中,需要我们不断研修和践行。
梦莲的“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这个道理似乎明白,这次仔细复盘,发现一直以来,知道每天运动一定对健康有利,但在行动上并没有坚持,我从这个月初,要求自己每天运动,并在相关微信群里分享运动体会;一直想把自己对家庭教育方面的认知和实践写成文字,也开始每天写,目前已写了十二篇。

二十多天过去了,我的领悟,真正的知行合一,首先要解决这些行为是不是你一定要做的,因为这个行为,我是否愿意放弃很多其他喜欢的事情;我们处在一个环境、工作、项目、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如何在这很多不确定的情况下,发现不变的核心,并专注它,时刻考验着每个人。
“知行合一”来了,我把这四个字变成我的微信封面,颜色是红红的,恰到好处。

(你也想一起研修阴心学吗?请给我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