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上,主要有三种关系:我和你,我和世界,还有我和自己。
我们多数时候都将时间放在了第一种关系——人际关系上,也会放一些到第二种关系上,与自己的关系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而这正是我们在独处的时候最容易触及到的!
对于独处的感受,人们不都是相同的。有些人在独处时会感受到异常的孤独,甚至不能正常地生活;而有些人可以从独处中获得巨大的能量,将自己的潜能更大地发挥出来。《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便是后一种人,他在1845年独自来到瓦尔登湖畔,亲手搭建了一间小木屋,在那里度过了两年多自耕自食的生活。这部著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情趣,对人类文明的反思。
对于这种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感受,简单地将之归结于性格显然有些“牵强”。心理学对性格外向与内向的定义区别是能量主要依靠从外部汲取还是内在产生,前者称为外向,后者称为内向。但我们见过不少内向的人被孤独折磨,不少外向的人能享受独处,这又作何解释呢?
其实,但从性格来理解是很片面的,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与自己的关系来理解这种现象。当你一个人待在一个房间、走在回家的路上或者背着包旅行时,你的感受会很直接的告诉你你与自己的关系是什么样子的。
刚毕业的时候,我住在一个租的小屋子里,屋子外面是一个很宽敞的公共区域。每天早晨起来我都会铺个垫子坐在上面,有时冥想,有时看书,有时就是呆呆地坐着,太阳从窗子照进来,有一种特别愉悦的感觉。那是我对独处最美好的记忆。
之后换了地方,有时也会找到和自己相处的愉悦感,有时也会因为外界的因素变得焦虑不安。有一段时间需要处理家里的一些事情,工作也遇到了逆境,连续的挫折让我对自己开始有一些否定。症状从睡眠质量的下降开始,摆在书桌上的书也失去了翻开的心情,生活从有序逐渐进入了混乱。有次和朋友聊天,他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你现在身边物品的状态,差不多就是你内心的状态。
来北京后,也是经历了一个完整的过程。初到北京,环境的陌生加上工作的选择,较长时间都是凌乱的状态,独自一人的时候都会用一些事情刻意去填充生活,避免陷入更深的自我纠结。之后逐渐适应,也开始愿意一个人静静地待在房间思考事情、重新整理自己,生活也逐渐变得条理、高效了起来。
我喜欢写东西,也只是在内心比较平静的阶段。之前停下了持续了两年多的写作,期间也多次挣扎着继续写,但都无果而终。当时的感受也主要是抗拒,抗拒与内心的自己对话,逃避正视那个低谷期的自己...
朋友有时陷入低谷,会来找我聊聊天,经过我“逻辑缜密”的安抚,不久后朋友的情况就会有所好转。有一天,突然反应过来,为何不能称为自己的朋友呢?
当我们成为自己的朋友,就会更愿意去面对内心、与自己相处;遇到困境时,也能像开导朋友一样与自己对话,而非躲得远远的,落下那个低谷期的自己被孤独和不安折磨。
如果你也担心独处,试试这个方法,说不定能收获巨大的能量。毕竟,人生多数的路还得靠我们自己独自去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