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万事万物,在什么时候最珍贵?答案是:永远失去的时候。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人在失去之前看到即将失去,我们称为智者;有人在失去的瞬间尝试力挽狂澜,我们称为勇者;有人在失去后用平和的心看待,我们称为仁者;有人在失去后生活在后悔中,我们称为弱者;有人不曾知道拥有也不曾知道失去,我们称为麻木者。
人生来并不是智者,人的出生就仿佛在天地初开的懵懂,生命的智慧,是在不断的探索中习得的。这是一条漫长而又短暂的跑道,有人快,有人慢,只是,我们都在向前行进着,终点,是死亡。
有个笑话曾经记忆深刻:话说有一家人家,刚刚生了个小宝宝,在宝贝的满月酒上,客人甲说:这孩子将来是个大官;客人乙说:这孩子将来会是亿万富翁;客人丙说:这孩子将来会死。众人大怒,把客人丙驱逐出门。故事的解读有千万种,不外乎,都在笑话丙。另一方面,用推理的角度,如果在三个选择根据目前的情况选择一个最有可能的答案,无疑是后者,且是唯一证明一定会实现的答案。
保罗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医生,一个是癌症患者,在他即将称为一名优秀的神经外科教授的前夕。让我意外的部分是,一般在描述自己离开历程的书籍中,大多数会以坚强励志为主,往往给的错觉是,只要内心强大,我们就能无所不能的面对癌症与癌症的打击,保罗没有。他只是用他的专业,简单质朴的还原了自己的一生经历与思考,到发生癌症这件事情后依然如此。他的短暂一生,一直在追逐寻找,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在他看来,行医是一种使命。或者该说,无论他选择什么工作,其实都是使命。生命意义不只是单纯的对金钱和地位的追求而已。在生命的终点线前,回看一生,会发现这些只是风中的影子。他自始至终忠于自己所追寻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而认真的活着而已。下文摘自书籍:
是什么让人类的生命充满意义?我仍然认为,文学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而神经系统科学则探索大脑最为优雅的规律。
人类是生命体,遵循自然法则,很遗憾的是,这些法则就包括一条:熵总是在增大的,生命是无常的。疾病,就是分子的顺序打乱了;生命的基本要求是新陈代谢,而死亡,就是新陈代谢的终止。
重大疾病不是改变人生,而是要将你的人生打的粉碎。
时间对于如今的我,就像一把“双刃剑”:每天,我都从上次复发中恢复一些,但又距离下次复发更近一些,当然,也离死亡更近一些。也许那一天比我估计的要晚,但肯定比我希望的早。我想,意识到这一点,大概会做出两种反应。最明显直接的反应应该是立即行动的冲动,“最充分地享受生活”,去旅行,去大快朵颐,去把握那些曾经忽略的梦想。然而,癌症的一个残酷之处,就是这种病不仅限制了你的时间,还限制了你的精力,极大减少了你一天里能做的事情,就像一只疲惫的兔子在赛跑。不过,即使我有这个精力,我也更希望像一只乌龟,深思熟虑,稳步踏实地向前。有些时候,我只是单纯地在坚持而已。
如果一个人高速行动时,时间会膨胀,那要是几乎一动不动,时间会收缩吗?一定会的吧:现在,每一天似乎都缩短了很多。
一天天过得千篇一律,时间似乎也静止了。
在往后的生命中,你会有很多时刻,要去回顾自己的过去,罗列出你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情,对这个世界的意义。我衷心希翼,遇到这样的时刻,你一定不要忘了,你曾经让一个将死之人的余生充满了欢乐。在你到来之前的岁月,我对这种欢乐一无所知。我不奢求这样的欢乐永无止境,只觉得平和喜乐,心满意足。此时此刻的当下,这是我生命中最重大的事。
不想用自己的思维去影响保罗的表达,就忠实的记录下自己有感觉的文字吧。另外一个有感觉的部分是:当在疾病治疗中,什么情况下该停止?答案是:这一切有机会逆转吗?呼吸衰竭时要插管时,要问问这个问题,对患者而言,平静而有尊严的离开,比不顾一切的抢救来的更有价值。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失去也是,它让我们不单学会如何拥有,更要学会何时放手。放手比起拥有,需要更多的勇气与更强大的心智。面对生命中的失去,没有人能准备好,一辈子也准备不好,或者,这就是我们阅读学习成长的目的吧?从别人的经历中吸取经验与力量,从狭隘的视角中解放,解读生命不止一个可能一个决定一条路,询问自我,审视当下,找到并忠于自己所追寻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这是与保罗对话带来的收获。
认真,活着。
追寻人生的意义--《当呼吸化为空气》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