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开了一场“与孩子的叛逆对话”的父母沙龙,现场来了十来个家长。当问到“你觉得你家孩子叛逆吗?”时,有位家长提出,孩子在用手机做作业的同时,经常忍不住偷偷玩手机游戏。也有位家长提出,她很希望孩子养成自律自觉的习惯,但是孩子总是无法按照时间表执行,一会玩玩这个,一会动动那个。
这种情况下,妈妈们常常忍不住唠叨孩子,孩子则大多会反感妈妈,或者不想理会妈妈。于是,就出现了我们认为的孩子不听话的“叛逆”现象。
当问到“此时你如何和孩子沟通?”,家长说,我就在旁边和孩子讲道理,一直讲到孩子愿意放下手机。但是,第二天第三天,孩子还是会重复旧模式,“叛逆”状态照旧。我再问“你们觉得现在的沟通模式有效吗?”,此时,所有家长都点头承认旧方法真的无效。
文 凌清清既然旧方法无效,那么我们就来谈谈新方法吧。沙龙中,我播放了一段演讲视频,是一位00后讲出的对父母的期待。他提到两点,首先他希望父母能理解他、懂他。然后,他希望父母能用良好的沟通技巧、方法和他沟通,而不是动辄就说“修理”他,“爱”更能让他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
孩子的心声很值得我们思考。怎样才能做到“懂孩子”呢?有个很奏效的方法,就是将心比心。比如针对上面两位妈妈提到的问题,当我反问妈妈们:“你们有没有每日的时间表?有没有每天按计划做完?是不是一点也不会分心和拖拉?”;当我反问妈妈们:“你们平时能不能除了工作以外的需求,也能做到不看手机?”;所有妈妈都摇了摇头。我们是成年人,如果身为成年人的我们,有时都做不到我们对孩子的期待,那么,当孩子不能做到时,我们能不能多一份允许和接纳?这样,是不是能帮我们更好理解孩子?
回到具体的行为塑造上,家长的目的是协助孩子养成更多的好习惯。当我们想孩子自觉管理自己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自觉地执行时间表,那么,最好在这件事情开始前,和孩子在民主、尊重、平等的前提下达成共识和约定,征得孩子同意的约定才能提高执行率。
其次,孩子在执行的过程中,肯定有做到的地方。此时,毫不吝啬你的欣赏,让孩子感受深深的成就感和价值观。这些内在的成就感,才是促使孩子在很厌倦的情况下依然愿意继续执行的内在动力。
最后,执行约定的过程中,随时根据实际的情况修订约定,使约定更落地,具有可操作性。整个过程中,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基础,如果再加上“聆听、欣赏、我状况”沟通技巧的熟练使用,我相信,新方法一定会带来让家长们眼前一亮的新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