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奖励手段免费,红包,抽奖,这三个词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常见的有“转发并@三位好友,将有机会抽中XXX”、“分享到朋友圈领取红包”、“限时免费”,很多产品通过这些奖励手段在短时间内聚集了大批用户,并通过各种“分享”策略让用户自发为产品做宣传。有时候吸引用户的并不是具体的奖励金额,而是在渴望得到这份奖励时产生的那种迫切需求,需求的强烈度就决定了用户会不会按照你制定的规则来帮你完成品牌宣传。
3,借势造势要说“借势”当属大品牌杜某斯了,没有不跟的热点,文案创意实在让人佩服;要说“造势”当属淘宝和京东了,双11购物节,618造物节,找各种理由掏空你的钱包。“借势”其实是“热点事件”起到了一定的杠杆作用,以此提高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但前提是借助的热点得符合公司形象和产品定位。若不符,还可主动制造热点事件即“造势”,引起关注和讨论。无论是借势还是造势,都是为了提高知名度引起关注。
4,“炒作”在娱乐圈,爆红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确实有实力,实至名归;一种是靠“炒作”,提高曝光度。在互联网产品圈子里,也同样有这两种方式,互联网产品的“炒作”可能是故意泄露点内部新闻、可能是故意在产品程序中埋个小bug。其实这种方式有点危险,主要是把握好度,否则会有负面影响。故意泄露内部新闻可能是为了下一轮的营销活动在做宣传,泄露只是为了预热;故意埋个小bug可能是为了引起用户的讨论以活跃用户。都是套路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