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像魔咒一样,控制了人类几千年。但你知道北宋名相范仲淹家族兴旺了多少年吗?
八百年,这个家族八百年长盛不衰。历史上能让人记起、顶礼膜拜的并不多,范仲淹算一个。
但这个人,在我们常人眼睛里,却做出了违背常理的事情。
范仲淹想在苏州买地建宅,有个很有名的风水师,因为仰慕他,就登门拜访,他说我给你推荐一块风水宝地,在那里建宅,将来子孙科甲不断,事事昌盛。
范仲淹一听高兴坏了,苏州府一直科考不好,既然那里能够子孙昌盛,岂能我一家独享,在那里建了一个学府,将来这个地方,得出多少名儒啊。
你说哪有胳膊肘往外拐的?后来范仲淹做的一些事情,更让你懵圈了。
他母亲去世了,要选墓地,这可是头等大事,古代人最讲究这个,那个风水师又来了。
风水师想,这么好的人,我一定要帮他。
风水师对范仲淹说,你选的那块地,我看了,是万箭穿心之地,如果在那埋葬去世之人,会断了后,可千万不能选。
范仲淹听后微微一笑说,既然是绝地,又岂能让他人断后?还是葬我自己的母亲吧,风水师当场昏厥。
风水师暗想,你是不是对手派来祸害子孙后代的?
老话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多好以后,可范仲淹的后代们,个个德才兼备,官至宰相,子孙个个富贵,绵延八百余年。
范仲淹现身说法,通过这件事,风水这玩意,在厚德面前,武功尽废,德性才是最好的风水。
范仲淹这一生,到哪都自带光环,都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又一年,江浙地区发大水,颗粒无收,米商们高兴了,纷纷涨价,但老百姓不涨价都买不起。
这一涨价,有好多人都挨饿了。官府一看,你们这帮人还要发国难财,进行处罚。
但没用,你越罚他,他越涨。有些人,在利益面前,良心都被狗吃了。
那年,六十岁的范仲淹,他刚刚调任杭州。脚底板刚挨地,老天就给了他这样的局面。
既然这些没良心的商家,想发财,范仲淹命人把国家发来的救济粮锁在仓库里,一粒也不向外发放。
然后让米商们随便涨价,他也不闻不问。有些人就暗地里对范仲淹说,这本来老百姓就买不起,他们米商乱涨价,而且越长越高,你也不管一管。
你这不是有意放纵他们吗,还有人暗地里骂范仲淹,是跟他们一伙的,要么脑子真的进水了。
全国各地的米商一听杭州的米价风涨,谁不抓住这大好的机会,于是全国的米商都涌向了杭州。
一时间,杭州城里到处都是大米,到处堆积如山。范仲淹觉得时机已到,开仓放粮。
这免费的粮一发,可就没有人去买米了。米商们长时间卖不出去,眼看大米就要生虫子了,再往回拉,路费都不够了。
说什么都得卖掉才走,一时间,杭州的米价一落千丈,比青菜都便宜。老百姓也都能买起米了,这场灾害,最受益的就是老百姓。
有人调侃说,想跟范大爷斗,你还嫩点!
他是一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还懂经济学的老爷子。
范仲淹这一辈子活得豪横,做官,赶立怼皇太后,打仗,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写文章,能一文传千古。
他的好朋友滕子京,重修了洞庭湖旁边的岳阳楼,给范仲淹去信,让他写一篇纪念岳阳楼的文章。
可是范仲淹心里明白,这是命题作文,不好写,书童一边磨墨一边说,先生,你也没去过洞庭湖呀,如何去写呀?
范仲淹说,我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没见过洞庭湖还没见过西湖吗。
范仲淹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写完之后寄给滕子京。当他打开的时候,他一下子惊呆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读着读着滕子京把持不住了:
这济世情怀、这处事态度、这人生境界,让滕子京醍醐灌顶。
滕子京至死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会跟岳阳楼一起不朽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是范仲淹留给后世气势磅礴的文章,更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教诲。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