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素墨以诗 荏苒在越 --浙东唐诗之路调查
新昌县“浙东唐诗之路”的建设情况访谈记录

新昌县“浙东唐诗之路”的建设情况访谈记录

作者: 骑猪摸鱼 | 来源:发表于2019-07-15 19:56 被阅读0次

    新昌县“浙东唐诗之路”的建设情况访谈记录

    1、访谈时间、地点及对象。

    时间:2019年6月30日

    地点:新昌县白云书院

    对象:白云书院导师

    访谈人:新昌县原政协第九届秘书长兼新昌县白云书院院长徐跃龙先生;新昌县旅游集团经理、白云书院导师兼新昌徐霞客研究会副会长马骏先生

    2、访谈内容。

    (以下为对徐跃龙老师的采访)

    问:老师好,我想问一问新昌唐诗之路发展历程?

    答:“唐诗之路”这个概念,最早是我们唐诗之路研究院的竺岳兵先生提出的,大概在八几年的时候,就提出了有关唐诗之路的基本概念,只不过,那个时候,“唐诗之路”这个名词还没有正式提出。到1991年,竺先生正式在南京的一次学术研讨会(即南京师范大学与中华书局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笔者注)上发表论文《剡溪——唐诗之路》,由此,唐诗之路正式得名。在接下来的几年当中,竺老继续对“浙东唐诗之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又发表了《天姥山得名考辨》与《李白东涉溟海考》等论文,得到了国内外有关专家的认可。我也对天姥山有一定的研究,因此写了《天姥山考论》这篇文章探讨一下我们新昌的天姥山在地理、人文等特征方面就是李白去过的那座。最近,袁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特别提到要打造好“浙东唐诗之路”。县里面对这件事情也很重视,我们的文旅局局长提出一个目标,就是要做到“一年有声,三年有形,五年有效”,现在一年有声方面做得不错,我们通过各种方式让省内有许多人都知道了这件事。接下来的几年就是要把这个“浙东唐诗之路”打造成一个真正的文化旅游品牌,让老百姓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

    问:老师,我们知道全浙江乃至全国都在进行唐诗之路的建设,那么新昌县在其中有什么优势吗?新昌建设浙东唐诗之路的前景又如何呢?

    答:我近几年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近来,县里面的也开了不少这方面的会议。最后总结出来新昌在“浙东唐诗之路”具有的三大独特优势。其一,“浙东唐诗之路”是全国众多诗路中少有的获得“唐代文学学会”等专业机构认定的诗路。其二,“浙东唐诗之路”是得到了省内外的大量支持。2015年,“唐诗之路”国家重点社科项目申报成功。今年,袁家军省长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要“积极打造浙东唐诗之路”。其三,“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底蕴深厚。仅在唐代,就有451位诗人在此撰写了1500篇以上的诗作。综上,“浙东唐诗之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问:您认为新昌在接下来要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措施打造好这条唐诗之路?

    答:县里面的会议提出新昌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首倡地,要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学术研究“新高地”、文旅研究“样板地”、唐诗之路“精华地”。下面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理解。

    学术研究“新高地”。新昌人竺岳斌先生是“浙东唐诗之路”概念的提出者。竺老在论文《剡溪——唐诗之路》中首次明确定义了“唐诗之路”的三大要素,并提出了“剡溪是一条‘唐诗之路’”的重要结论。接下来,竺老在国内外一大批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又在《天姥山得名考辨》中结合新昌本地的佛道文化和历史背景颠覆性地提出了“‘天姥’即‘天上之王母’”这一结论,极大加深了天姥山的人文底蕴和精神内涵。

        文旅研究“样板地”。新昌积极结合“唐诗之路”打造了唐诗小镇、鼓山公园、唐诗博物馆等景点,极大地提升了本地的旅游产业竞争力,把文化上的优势转化为经济上的效益。近期,许多知名企业都计划对新昌的“唐诗之路”进行投资。

    唐诗之路“精华地”。新昌是“唐诗之路”上的重要枢纽。唐代诗人在此留下的诗篇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有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比如,天姥山见证了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留下的傲然风骨;大佛寺则成为孟浩然在《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中濯洗尘机的欲界仙都。

    问:您认为该如何将历史元素甚至历史叙事融入“浙东唐诗之路”旅游的宣传和具体景点的建设当中?

    答:我认为可以将“诗路”和新昌茶道、佛学相结合。历史上东晋名士支遁就在新昌留下了几十处足迹。后来唐代的陆羽等人更是深入新昌,探寻茶道。关于佛学,新昌则更是与佛教中国化息息相关。中国佛教的首个本土宗派“天台宗”就是在东晋时期由高僧智者大师南下新昌后建立。中国佛教中的“六家七宗”里有“六家六宗”都新昌有很深的渊源。正是因为以新昌为代表的剡文化在东晋时期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才能在唐代吸引数百位诗人前来朝圣。李太白甚至在一生之三入剡中,二上天台,一入四明。可见剡中的山水是他一生中都梦萦魂牵的理想乡。这些元素都是可以用于今天的唐诗之路建设的。

    问:如何用新昌的人文底蕴推动新昌全县的“乡村振兴”战略?

    答:这一问题比较复杂,我个人想到以下三方面。一是要结合当地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重点建设具有唐诗之路历史遗产的几座乡村,其余乡村不必牵强附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从本地的歌谣、美食、传统的手工艺品等方面入手,吸引更多游客。二是要注重当地文化遗址与文化景观的保护,注重整体性开发,尽可能地复原当地在唐代的人文风貌,力争部分恢复唐诗中的自然景观。三是注重与民间资本的合作,由政府牵头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与社会影响力的旅游项目,带动村民致富,从而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问:目前据您所知新昌在打造唐诗之路这块文化品牌上已经有了哪些具体动作?

    答:比如说新昌现在已经在整理一些历史文化名人在新昌留下的手迹。李白的《送贺八归越》、白居易的《沃洲山禅院记》、刘禹锡的《沃洲山记》的原稿都已经被我们找到。徐渭的《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碑刻我们也收集到了。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文物。现在县里面正在建一个唐诗之路的专题博物馆和李白纪念馆,未来还有打造一个有关唐诗之路的文化回廊。那个博物馆和纪念馆就在鼓山公园里,离这里不远,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看。

    (以下是对马骏老师的采访)

    问:您认为建设唐诗之路主要应该包括哪些阶段?

    答:我认为浙东唐诗之路是一个典型的历史文化品牌,换句话说,它是从古籍里找到的。开始时,“唐诗之路”是一个从文献中归纳出的概念。后来,经过一系列的传播,这就变成了一个文化层面的概念,已经为学术界所广泛接受。现在,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个文化观念变成一个文旅概念,并融合我们新昌独特的自然地貌、名胜古迹、人文精神等因素,让这个概念为新昌甚至整个浙江创造巨大的收益。

    问:新昌的历史上文化名人众多,他们在这条诗路上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您认为如何利用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实现最大的效益?

    答:这一点上,我认为要学习国内外知名文化景观的建设上的先进经验。比如,故宫的文创项目就很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用宫廷御用的名头销售口红等网红产品大获成功。我们也要借鉴这种模式,打造一条完整且富有新昌特色的文创产业链。同时,在宣传上,我们要把古典内容结合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方式呈现。

    问:您认为如何在对浙东唐诗之路和浙学存在哪些联系呢?

    答:唐诗之路的发展肯定可以带动浙学的发展。我们不要把眼光局限于唐代,唐诗之路的概念具有广泛的延申性,其中也包括之前东晋的山水诗、玄言诗,更包括后来的宋诗、元曲,甚至明清的散文。我们如果有机会把这里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并发现其间的文化传承性,那么浙学的广度与深度将得到大大提升。

    问: 请问您看好“诗路”申遗的前景吗?

    答:十分看好,刚才我们向大家谈论这么多优势,这些都是我们积极推动诗路申遗的巨大底气啊!

    问:能谈一谈您在建设诗路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吗?

    答:的确还存在一些不足。我们的浙东诗路的建设真正走上正轨还不到十年。尽管学术界已经基本接受并且正在热烈讨论唐诗之路这一概念。但是,对于民间的普及我们还任重而道远。此外,部分地区在唐诗之路提出之前就已经进行深度的旅游开发,其中一些项目格调不高,这也对后续的开发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问:您觉得哪些平台中来推广“浙东唐诗之路”比较有效?

    答:我觉得这个问题上线上线下平台都要兼顾,线上的我就不说了。线下的活动,我们举办了不少,包括“环浙骑游”“唐诗进校园”等活动,当然,我们也来过浙师大。还请了本地的一位同学担任我们新昌的旅游形象大使,在贵校开了一场宣讲会,反响良好。

    问:您认为企业或者企业家应该在“浙东诗路”的建设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答:主要是负责好具体项目的投资,在开发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同时也要兼顾全县的整体规划,提高格调,突出底蕴,新昌唐诗之路不能只做“热度”只有几个月的网红景点嘛!

    问:您认为在建设浙东诗路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如何配合企业呢?

    答:政府在这里既要发布正确的行政命令,又要给企业当好“培训员”和“服务员”。政府肯定要先统筹规划大局,并且接洽好具体的投资项目。然而,政府又不能单纯只依靠行政手段建设诗路,还要积极配合企业,根据他们的实际需要制定有关政策。

    问:您认为高校应该如何配合你们更好地配合你们建设“唐诗之路”?

    答:高等院校应该在浙东唐诗之路的传承与保护中成为中坚力量。高校首先应该注重文献收集和整理方面的基础工作。我们在进行资料整理时深感不易,希望你们可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听说浙师大的图书馆里也藏着不少珍贵的古代文献,这都值得好好利用啊!另外,我认为高校应该与时俱进,把收集到的资源统一输入一个有关唐诗之路的数据网,发挥专业机构中的研究集聚效应,让所有有需要的人都可以查阅。另外,我们希望浙江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成立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院专门研究这条唐诗之路,并且建立相应的研究梯队,确保新鲜力量的加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昌县“浙东唐诗之路”的建设情况访谈记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wpo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