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许多人都见到过上面这幅画。
这幅作品就是著名的《马拉之死》。描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领导人马拉在浴室中被敌人派出的刺客杀死的场景。
大家可能知道这幅画是马拉的好友所作。现在呢请大家仔细想一想马拉的这位“好友”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是不是有点懵了
没关系
因为

我也忘记啦
不过,经过格调彩绘小编夜以继日再继夜再继日的调查研究,这小子的底已经差不多被我摸透了。
今天格调彩绘小编就来帮各位恶补一下这个知识点!
雅克-路易·大卫(或称雅克·达维特)就是马拉的这位“好友”了。
大卫本来就对法国的革命报以同情,又与马拉有些私交,就在暗杀发生的前几天,他还曾访问马拉,亲眼见到过他在浴缸中办公的情景:"浴缸旁边有一只木箱,上面放着墨水瓶和纸,在浴缸外的手却在书写关于人民福利的计划。"死亡的消息传出,大卫便开始着手创作这幅作品。

法国著名画家,新古典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雅克-路易·大卫出生于巴黎的一个五金商家庭,10岁时父亲过世,由皇家砖瓦匠的叔父抚养,16岁时考入皇家绘画雕塑院学习,受古罗马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影响,对古典主义发生兴趣。拿破仑掌权后,成为拿破仑一世的首席宫廷画师。

1789年大卫为鼓舞革命者为信仰和真理而献身的精神,创作了《苏格拉底之死》。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因主张无神论和言论自由,而被诬陷引诱青年、亵渎神圣,最后被判处服毒自杀。当时苏格拉底的亲友和弟子们都劝他逃往国外避难,均遭他严正拒绝,当着弟子们的面从容服下毒药。

布鲁特斯是公元前84年古罗马第一个推翻暴君统治的英雄,他把神圣的罗马大皇帝驱逐到国外,建立了罗马共和国,并成为贤明的执政官,但是他的两个亲生儿子参与了伊特鲁立亚人的复辟阴谋活动,布鲁特斯为捍卫共和国的利益和神圣的法律,毅然处决了这两个逆子。
1789年大卫创作了《处决自己儿子的布鲁斯》配合当时发生的法国大革命,在公众中产生巨大的反响。1792年他被选为国民公会的代表,成为公共教育委员会和艺术委员会的委员。

1793年他创作了《马拉之死》,如实描述马拉在浴室被暗杀的场景,因此在1794年热月政变后,他作为雅各宾派的负责人之一而被捕。在狱中,他透过窗口看风景,画出了《卢森堡花园景色》。

萨宾妇女
传说罗马帝国的缔造者叫罗马诺。他早就觊觎萨宾妇女的美丽,一心想劫夺为罗马士兵之妻。他设计悄悄地进入萨宾城,劫夺了许多美丽的萨宾妇女和他们的财产。若干年后萨宾人强大了,他们欲报此仇,但是被劫的女子已为罗马人之妻。《萨宾妇女》描绘的是罗马人与萨宾人厮杀的激战场面,两队人马中间是一群妇女和婴儿,视觉中心描绘了一位美丽勇敢的女子,名叫艾埃茜妮,她奋不顾身地挺身而出阻止这场战争,孩子从她的怀抱中跌落在地,引起两位妇女来抢救孩子,她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阻挡双方的杀戮。
人们认为这是画家大卫在大革命失败后,悲观失望,意志消沉,在这种情绪支配下,借复古以消愁肠。

在与奥国的干涉军战斗中,拿破仑以英勇大无畏的精神冒着冬天的严寒与雪崩的危险,出其不意地越过圣贝尔纳山险坡,带领主力军向敌人腹地前进。
在画家的笔下,拿破仑被描绘成英勇、果敢、坚毅的统帅形象,他挥手勒马向上的雄姿以对角线趋势充满画面,整个世界统统在他的脚下,坡石上刻着永垂青史的名字。

这幅画是奉拿破仑的命令而作,描绘的是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举行的加冕仪式。
画面中心形象是拿破仑从教皇手中接过的王冠,赐给皇后约瑟芬。罗马教皇被请来参加仪式,想借教皇在宗教上的号召力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和肯定称帝的合法权,不过只让他坐在祭坛前作为后盾而已。
画中有近百人的肖像,据说很多是请真人来到画室画的。



格调彩绘还有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