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装水指的是包装于瓶子内,用于个人使用和零售的饮用水。瓶装水便利的可携带性,推动其成为现代生活中相当普及的饮品形式每年全世界饮用水总销量中,瓶装水所占比例超过了10%。2019年我国瓶装水市场规模达到1999亿元,2014—2019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0.08%,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瓶装水生产和消费国。
但在瓶装水提供便利性的背后,是大量一次性使用后被抛弃的塑料或其他材质包装品,这意味着从水源到最后消费的漫长供应链以及最后的处理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还产生了大量的碳排放。
瓶装水的包装瓶生产过程将消耗大量资源,有研究机构针对瓶装水的环境足迹开展研究,发现瓶装水的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塑料瓶,加工水源、贴标签、装瓶、封口、运输和冷藏等多个环节。单就塑料瓶的生产来看,每年就将消耗超过千万桶石油。根据美国机构太平洋研究所开展的一项研究,综合所有的能源投入总量进行核算生产瓶装水需要的能耗强度(单位产值能耗)为5.6~10.2MJ/L(兆焦尔/升水),相当于生产自来水能源成本的2000倍。生产塑料瓶所用的材质(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一般都是一次性使用,据估算制造每吨PET约会产生3吨碳排放。瓶装水生产之后的运输过程则是另一个碳密集环节,进口瓶装水在运输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甚至超过了生产所需的能源总量。
塑料制作的包装瓶还面临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就是使用之后的处理与再利用问题。全球范围内,关于瓶装水的塑料包装瓶的回收率都相当低,还不到一半。即便是通过正规渠道回收再生的塑料颗粒也很难达到食品安全标准,再生颗粒大多以环保材料的形式流向纺织业、塑料加工业等。而大量废弃的塑料瓶进入垃圾填埋场、废物焚烧站,或干脆被直接抛弃到生态系统中。然而,塑料很难完成生物降解过程,需要通过漫长的时间进行非生物降解,并在此过程中释放出有害气体影响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无法通过回收再利用的一些塑料瓶还会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系统。在全球海岸线污染物的清理过程中,发现大部分海洋塑料污染物都是废弃的瓶装水外包装瓶。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也会因为误食塑料产品影响健康与生存。
为了避免瓶装水带来的环境危害,大家应该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水瓶,这样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而且从长远角度还有助于节省资金。如果无法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水瓶,也请确保正确处理塑料水瓶,在使用之后将废弃的塑料水瓶放入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中,如果没实行垃圾分类的话,至少也应丢入普通的垃圾桶,而不要将其直接弃置于生态系统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