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改编自柔石的中篇小说《二月》,1964年由谢铁骊导演放上屏幕,夏衍参与了剧本的改编和创作。
有志青年萧涧秋因为对革命感到失望,于是想离开城市到乡村里去。他来到了芙蓉镇上教书。在来芙蓉镇的船上,他遇上了老同学的遗孀——文嫂和孩子。刚到芙蓉镇的时候,萧涧秋是愉快了,想在这里留多几年的。他在这里结识了校长的妹妹陶岚。萧同情文嫂和孩子,于是接济他们,帮助孩子上学。萧的才华和人格吸引了陶岚,两个年轻人慢慢产生了爱意,然而招来了同事钱先生——一个乡绅子弟的妒嫉。(说到钱先生,老师专门解释了一下,钱先生的意思是Mr.Money)然而,芙蓉镇里传出了萧涧秋与文嫂的风言风语,萧为了彻底帮助文嫂,决定与文嫂结婚,陶岚大受打击。文嫂因为屈辱自杀了,萧愤然离开了芙蓉镇,陶也追随他而去……
电影将各个人物都刻画得非常成功,人物形象生动。电影表现了20年代“平安的下面伏着纷扰”这种动乱的社会政治空气下,知识分子的思想、情绪和他们探索人生所做的苦苦寻求。
萧涧秋,有远大抱负,曾对革命报有强烈的期望,积极奔走于全国各大城市。然而,当革命热情淡去,逐渐对革命感到失望的他,选择了到芙蓉镇这样的小乡村“避世”当一个教书先生,他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人的素质。他积极地参与教育工作,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与孩子们一起打球运动。他对学生一视同仁,并尽自己绵力帮助文嫂的孩子上学。他有着知识分子的优柔寡断的一面,他喜欢陶岚,同时同情着文嫂,他希望通过与文嫂结婚而改变文嫂的命运,不惜牺牲自己与陶岚的爱情。面对乡村里的风言风语,他没有努力地去反抗去辩驳,他只是天真地认为清者自清。他是一个迷茫、彷徨的知识分子,革命运动并没有给他带来一种使命感,反而让他对自己在洪流中的定位感到不明确。电影开头,在陶校长家中吃火锅,谈论到“主义”时候,钱先生明确信仰“资本主义”,另一个先生信奉“三民主义”,当问起萧信仰什么主义时,他一时无言。快嘴的陶岚说自己信仰“个人主义”,萧的内心似乎被触动,他不由地一惊。
电影运动了大量的细节来表现萧先生内心的彷徨、踌躇以及举棋不定。特别是他两次弹奏《彷徨曲》和多次在河边行走,都体现了他激烈的内心活动。作为知识分子,他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推广新思潮、改变国家,萧用了教育作为手段,他深信教育可以改变中国当时的状态。然而在实行的路上,他受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他想不到,对寡妇以及孩子们的帮助竟然会招来如此的闲话(——本地的乡民们自己不进行帮助就算了,还不让别人帮助,什么世道?)他对自己产生了怀疑,他感觉到无助。然而文嫂的死,终于让他觉悟起来,一消“避世”的消极想法,再次投身到革命事业中去。
陶岚,另一种知识分子的形象。作为一个女孩子,她敢爱敢恨,快言快语,直抒胸臆。她没有萧涧秋般的举棋不定,她敢于去争取、敢于去抗争。对于Mr. Money的追求,她不理不睬。她曾经说出“如果谁能资助她出国读书3年,她回来后就与谁结婚”,不料钱先生信以为真,真的答应资助她出国读书(多痴情的汉子啊!),不过要陶岚先与他结婚。陶岚不愿,于是大哭大闹,拒绝与钱的婚事。她想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在她的身上,能看到一种强烈的革命热情。她知道萧涧秋离开了芙蓉镇的时候,一句“我找他去”便使她投身到了革命的洪流中去。
——旧作,成文于2006-03-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