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的是,几乎在每个方面,现代生活都比过去先进得多。我们大多数人都衣食无忧,不会再因为感冒发烧就被夺去生命。受到教育的人们越来越多,我们的视野也从眼前的地球扩展到了广袤的宇宙中。
不论是农业、医疗、教育还是科技,每一项领域都在往前发展。但科技变得越来越便利的同时,还带来了一个让人始料未及的副产品——“物质至上”的观念。孩子们在学校里更倾向于学习那些能帮自己“日后赚大钱”的知识;成年人也会优先去找高薪、好前景的工作。
《幸福的方法》作者提到的一项研究数据证明了这一点。数据显示,1968年时期的美国大学生中,有41%的人想赚大钱,83%的人想追求有意义的生活;然而到了1997年,75%的学生选择赚大钱,只有41%的人想追求有意义的生活。
人们就像被更好的手机、更高级的车、更大的房子所支配一样,满脑子都是如何追求更好的物质享受,怎么比圈子里的人过得更富裕,而把精神上的满足抛在脑后。慢慢的,整个社会都陷入了幸福大萧条。
有关幸福大萧条的内容,我们在第4天的共读中也有介绍到。我们提到过,社会性的幸福感降低,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开始酗酒、吸毒,以逃避“物质至上”带给他们的精神压力,但这只是其中一个糟糕的影响。除此之外,“物质至上”还会导致更多的人产生嫉妒心理,由此发生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的纷争。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举个例子,在职场中,一个人努力想往上爬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给他使袢子。其中理由并不是想让自己先升职,而是不愿意让别人比自己好。同样的,一些国家挑起战争,大多也是因为争夺土地、石油、黄金等物质利益,有时候甚至不是想让自己得到,而是让别的国家得不到。
所以反过来想,要让社会变得更和谐、美好,把“物质至上”的观念改变成“幸福至上”,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谓幸福至上,就是把追求幸福视为终身目标。不过,我们也不必要求自己把物质从生命中删除,只需要把它从第一位上挪下去就行了。就像在讲述金钱与幸福的关系那一章所提到的一样,我们需要谨记,金钱和物质只是追求幸福的手段,而非幸福本身。
“幸福至上”和“物质至上”除了在人生追求方面有明显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区别:物质是有限的,而幸福是无限的(这一点也在之前的领读中提到过)。因此人们会因为追求物质而互相斗争,但不会因为追求幸福而产生纷争——就算不去争抢,人也能获得幸福。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希望“幸福至上”成为社会准则,它能给世界带来更大的和谐与和平。
当然,让整个社会的观念发生改变,是一件大事。但甘地说得好:“欲变世界,先变其身。”我们很难凭一己之力改变世界,但能通过改变自身来慢慢影响世界。
想要获得幸福,需要同时关注当下的快乐和未来的意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学习、亲密关系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获得幸福。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幸福并不意味着生活完全顺利,而代表着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脑海里浮现的是那些让我们幸福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支持我们克服困难,勇敢向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