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1371年?-1433年?),云南昆阳(今并入晋宁)人。明朝航海家、外交家。原姓马,小字三保。回族。曾祖拜颜、其父辈均信奉伊斯兰教,曾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圣。
明初战乱时郑和入宫为宦官。追随燕王朱棣起兵有功,赐姓郑,为内宫太监,先后被封为三宝太监。永乐三年(1405年),与王景弘等率水手、官兵27800余人,乘宝船62艘,远航南海及“西洋”。从苏州刘家港出发,到占城、爪哇、苏门答腊、锡兰等地,经印度西岸折回。1407—1433年,先后六次出使西洋。前后历时28年,7次远航,途经30余国,最远达非洲东岸和红海。
洪武皇帝朱元璋为了将元朝残余势力一举歼灭,派傅友德、蓝玉两名大将征讨云南。
经过几个月激战,官居滇阳侯的父亲死于此战,马和被明军阉割后,当做礼物献给了朝廷。机缘巧合下,聪明伶俐的马和被朱棣选中,进入燕王府,伺候朱棣起居。
1398年,朱元璋病逝,其孙朱允炆即位。朱允炆登基后,大刀阔斧地进行削藩,燕王朱棣也在名单之中。
朱棣决定先下手为强,以诛奸臣为名,发动了靖难战争,马和一直伴随其左右。
郑村坝之战,马和率800精兵对明军发动突袭,与朱棣内外夹击,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燕军士气大振,从此转守为攻。
朱棣登基后,想起郑村坝一战,马和功不可没,便赐其“郑”姓,马和从此更名为郑和。
出于对郑和的信任以及对他能力的认可,朱棣任命郑和为外交使团主帅,出使海外,睦邻友好。
永乐三年,太仓刘家港,34岁的郑和英姿勃发,举起斟满的酒杯,朝着南京方向跪下,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定不负陛下重托,扬国威于西洋!”
接下来,郑和用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朱棣没有选错人,自己完全有能力胜任主帅这个职位。
永乐三年十一月,郑和船队到达占城国,船刚一靠岸,郑和就命人向占城国王递交国书,随国书一并奉上的还有明朝赏赐。
船队驻泊占城期间,郑和不仅派船员指导当地农民开辟梯田,种植稻、麦、茶叶等作物,还专门教给他们引水灌溉的方法。
占城国王见到中国铜钱美观,使用方便,郑和便派出技工雕刻钱模,传授炼铜和浇铸技艺,占城民间开始流通自己铸造的铜钱。
临行时,占城国王执意向郑和赠送了许多贵重的礼物,郑和推脱不过只好收下。
但不是每个国家的交流都能如此顺利,郑和遇到了外交史上的第一个麻烦。
永乐四年六月,郑和船队来到爪哇,正与当地居民进行正常商品交易时,突然遭到爪哇士兵袭击,170多名官兵被杀害。
郑和的部下不淡定了,个个愤愤不平,誓要为弟兄们报仇,看到如此情景,郑和只是劝说部下息事宁人。
170名随行者无故被杀,郑和却不敢为他们讨个说法,如此懦弱之人凭什么当主帅?
郑和认为所有的决定都应从大局出发,使团的任务是睦邻友好,不要多生事端。
经过调查,大家才发现是误会一场,爪哇国内东王与西王正在闹内讧,郑和船队士兵被当成了东王军队。
郑和对突发事件采取的应对措施,不仅避免了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冲突,还确保了第一次下西洋能按计划顺利进行。
永乐五年,苏门答腊遭邻国入侵,国王亲自率兵迎战,不幸身中毒箭而亡。
其子年纪尚幼,不能为父报仇,国王的妻子便说:“无论是谁,只要有能力为夫王报仇,恢复失去的领地,我愿下嫁他为妻,共同主持国事。”
一位渔翁站了出来:“我能为你夫王报仇雪恨。”不久,渔翁将邻国国王杀死,收回失地,王妻便履行了诺言。
没多久,先王之子长大成人,发动政变,杀了渔翁夺回王位。无奈之下,渔翁之子率领族人躲进山林,伺机为父报仇。
苏门答腊开始了长达几年的内乱,为了坐稳王位,国王便向到来的郑和求救。郑和毕竟不是没脑子的人,他不会随意参与战争。
忙要帮,但不是此时。
郑和与国王商定,在船队完成任务返程归来时,一定帮他平叛。
渔翁之子得知这一消息后,心有不满,在郑和返航归来时,领兵数万围攻船队。郑和与国王相互配合,经过浴血奋战,渔翁之子溃败。
郑和为了彻底肃清其势力,一路穷追猛打,最终俘获渔翁之子与其妻,带回京师正法。
管这场“闲事”得直接好处就是,苏门答腊与明朝的关系更加密切,船队的官场也更为稳定。
作为使团主帅,郑和并没有唯我独尊,权力一把抓,他会适时给下属一些锻炼机会。
每次远航,郑和都会根据需要将船队分成大、小来执行任务,他会充分发挥分船队的作用,并给这些船队独立行动的权力和自由。
郑和不仅将部分外交权利分给了下属,在他这里,就连士兵也感受到了自由。
出访西洋各国时,郑和允许船队士兵进行一定限额的私人交易,这样士兵们就能在回家探亲期间,把从外国带回的特产送给亲朋好友,或者售卖。
这样机智又体恤下属的上级,官兵又怎会不甘心为之效力?
据不完全统计,永乐年间,共有60个国家,共245次访问中国。永乐二十一年,更是出现了16国使臣1200余人,同时来朝的旷古盛事。
与郑和同行的马欢在《纪行诗》中说:“归到京华觐紫宸,龙犀献纳皆奇珍。”
郑和出使西洋,不仅完成了朱棣睦邻友好的任务,也履行了自己“扬国威于西洋”的承诺。
朱棣死后,朱高炽继位,停掉了下西洋的行动。
作为下级的郑和,可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职场摸鱼族,他立即上书劝说:
“欲国家富强,不可致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一旦他国之君夺得南洋,华夏也就危险了。我国远洋战队战无不胜,可用之扩大经商,制服异域,使敌不敢觊觎南洋。”
郑和的海洋观念与现代海权观基本相符,比近代海权论的倡导者马汉的“海上权力论”要早近500年之久。
无论郑和如何苦口婆心地劝说,朱高炽始终不认可他的观点,直到朱瞻基当了皇帝,才下令重新启动下西洋行动。
已到花甲之年的郑和,终于等到了第七次下西洋的这一天。可就在船队完成外交任务,即将扬帆回国时,郑和积劳成疾,病逝于故里,享年62岁。他的遗体也长眠在异国他乡,未能回到祖国怀抱。
从郑村坝之战使燕军转守为攻,到七下西洋出色地完成一项又一项艰难的任务,再到病逝故里,郑和的一生可谓是为朱棣与明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恍惚间,那个英姿勃发,在太仓刘家港高呼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定不负陛下重托,扬国威于西洋!”的郑和又浮现在了眼前。
恍惚间,那幅大明船队浩浩荡荡往来于各大洋间的壮丽图画又映入了眼帘。
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