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空无雅
文/石岩磊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f90c6f444ff257a8.jpg)
“北京大观园”里的拢翠庵是妙玉的修行之地,惜春后来也在此出家,昨天下午我游览了这一佛家寺院。拢翠庵紧挨着贾宝玉的宅邸怡红院,但庙门并不起眼,三米来宽的正门掩映在翠柏之中,给人以清幽隐晦的感觉,门前的梅花在深秋时节也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但步入其中却别有洞天。
庵内十分宽敞,彩绘回廊足有百米长,空旷处完全可以供人打羽毛球,院子里古木参天绿树成荫,一人多高的铜炉暗示着当年香火极盛。正殿当中端坐着释迦牟尼佛,置身其中令人肃然起敬,室内光线昏暗,可拍出的照片却是金碧辉煌,似有佛祖加持一般。东耳房是妙玉参禅的场所,供奉着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塑像,肃穆中让人多了清寒之感,我只瞥了一眼就赶忙退了出来。奇怪的是拢翠庵只有一个厢房,西边空空如也,不太符合东方对称美的建筑格局,我心中不免有种异样之感。
这种感觉也来自庵主人妙玉,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由于从小身体羸弱多病,三岁时就带发出家,终生与青灯古佛为伴,对佛理禅机有很深的感悟,这便是为何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要请她进大观园的原因。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吟诗作对信手拈来,常常令贾府中的众多才女折服,她尤其擅长品茗,用窖藏多年的梅花雪沏茶,就连见多识广的老太太贾母都啧啧称奇,可如此旷世奇才却常常招来非议,许多人对其十分嫌弃。
一方面是由于妙玉超凡脱俗的气质使然,而更多的是来自她的怪脾性。妙玉爱干净近乎有洁癖,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贾母带其到拢翠庵吃茶,妙玉嫌乡下来的老太太腌臜,要将刘姥姥用过的成窑茶盏扔掉,连贾宝玉都看不过去忙上来打圆场。可妙玉凡心未泯,对宝二爷情有独钟,将平日里自己喝水用的绿玉斗给宝玉斟茶,其荡漾春心不言自明。而且妙玉心高气傲自视甚高,称林黛玉为“大俗人”,更是不把一般人等放在眼里,就难免遭人嫉恨,骂其“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了。
其实妙玉是个豁达之人,她身在佛门,而对道家之学心有所属,曾赞叹道:“文是庄子的好。”且常言“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自号“槛外人”,由此可知其已看开生死,这也成为她被强盗掳走后宁死不从的原由吧。妙玉还常称自己是个“畸人”,在中规中矩的封建礼教面前,她的确显得格格不入有些畸变,被众人所不解与鄙视就是常理了。一个妙龄女子深居庙门,终日与佛龛为邻和经卷为伍,自然会生出许多不合时宜的言行,而把她造就为了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妙玉看透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想要修成正果无欲无求,可人间的情愫不可能完全脱离肉身凡胎,青春的气息常会溢出心房;她追求超凡脱俗的大雅,意欲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但对“乡巴佬”的偏见足以证明其仍是俗不可耐。大概世上本没有绝对的空,脱离尘烟的悟道只会是空谈,所谓的修行和出家仅是暂时的逃避而已,空门与净地不过是换了个吃饭的场地,袈裟和道袍仅是夹克与旗袍的换装罢了。世上也不会有绝对的雅,高山流水只会曲高和寡,没有知音的绝世而独立,并非峰峦上的雪莲花,只会是自怨自艾的井中蛙。
我漫步在拢翠庵,并没有急于发现什么奇景,只是静静地伫立在香炉前,慢慢地环视着四周的古树画廊,仿佛有缕缕馨香氤氲在鼻翼间,又好像有低沉绵长的梵音环绕于耳畔,心底便涤荡出层层白云,将坎坷峥嵘渐渐覆盖遮蔽,徒留清净与空明。佛门里的短暂参悟可以掸落身上的尘埃,但它怎能完全避免雾霾的侵袭?傍晚时分,我信步踱出拢翠庵,这里清幽的氛围并未让自己对此流连忘返,门外的大千世界才是应该混迹的真实天地呀。
2020.10.15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3f47364cb0845c8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26f96d93162f028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9290619a70a64ee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3d011d7d62eab3c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82831/4ff6e12fc96fbe6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