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居然上了热搜。
地摊经济成了热门话题。
在这神奇的2020年,什么事情什么话题都不再让人惊奇。
地摊热点还是让我想起三十年多年前,爸爸就是靠着在百货公司大楼门口摆的手表摊,赚了第一桶金,盖了我们村里第一座二层小楼。
爸妈结婚的时候,住的三间瓦房是家里的房子。从结婚开始最大的愿望就是盖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为此,他们努力了好几年,做过各种尝试,都没有成功。那年爸爸种了几亩中药,马上成熟要收割了,一夜之间却被人偷割了。
爸爸从此放弃了种地致富的想法。把辛辛苦苦从外省买回来的桃树苗低价卖掉,去了市里报了一期修手表的维修班。20天后就在县城百货大楼的门口摆了一个修手表的小摊。
百货大楼的大门口是我们小县城最繁华、人流最大的地方。伯父伯母就在百货大楼上班,爸爸靠着这层关系才可以在门口摆摊,晚上也可以回伯父家里住。
那时候手表还是比较珍贵的物品。爸爸的手表摊主要的业务是修表带,换表蒙子,洗手表、换表带。我还朦胧记得洗一次手表的价格是5毛钱。就靠着这几毛几毛的收入,有的时候一天居然也可以赚到10几20几元钱。我们家离县城有三十多公里路,爸爸一周左右回一次家,待一天就回县城摆摊。
就这样差不多两三年的时间,就靠着这个小小的手表摊,积攒了几千元钱,不但盖了房,还把原计划盖的瓦房改成了二层楼房。
房子盖好后,又过了一年多,百货大楼门口的修了铁皮房,爸爸也租了一段柜台,把手表摊搬进了铁皮房里的玻璃柜台,还在县城租了两间房子,我也转到县城的小学上了半年学。
铁皮房里主要的生意已不是修手表了,那时候电子表已经开始流行,戴传统手表的人越来越少,修手表的生意就比较少了。铁皮房里主要的生意是卖磁带,原装带,空白带,转录磁带这些。这个生意当是也是个黄昏经济,火了一段时间就不行了。一起租铁皮房的几个人就商量着大家一起转行卖服装,这数据旁边柜台的人说有亲戚在做服装生意,能找到靠谱的地方批发货源。大家一起把第一笔汇款交给了这个人的亲戚,而这个亲戚就卷款跑路了。
修手表卖磁带的生意本来就没落,没了转行的本钱,爸爸退了铁皮房又回到村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