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已是2024了,但感觉与2023没什么区别,就是上班下班而已。
有时候,总觉得世界很奇妙,地球公转一圈为一年,自转一圈为一天。但古时候,人们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更没有公转与自转的概念,只能佩服古人的智慧。
这可能就是凤毛麟角的作用,在一大群人里,总有这么几个,出类拔萃。而正因这几个人,可能改变通常的轨迹,变得非同寻常。
还好,出类拔萃,是少数人,大多数是普通人。滥竽充数还有市场,混在人群中,人云亦云就行了。
熬过一上午,中午吃快餐,与同事们说说笑笑,生活本就如此,还有什么呢?
下午,也是老样子,干干活,摸摸鱼。一天的工作时间就过了。
有时候,老是批评躺 平,但这样的生活,不就是躺 平吗?又何必让人家努力奋发呢?
就像自己舒服睡懒觉,却要求人家早起勤奋,是不是有点强迫之感。
现在的人们,总是要求孩子努力读书,不要怕吃苦。
一个人努力读书了,终于考上了名校,名校终于毕业,走上社会找个工作。
一个人读书不努力,高中毕业,早早踏上社会,也照样找个工作上班。
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吗。
社会家可能有严谨的数据,可以证明这两人的区别,如年收入,工作态度甚至是眼界等。
最大的区别可能是,一个在办公楼上班,一个厂区矿场上班。但将来的生存能力,说不上哪个更强,哪个更好。
所以,所有这些,其归根结底还是一样的,只是上班的地方不同而已。大部分人也就混口饭吃,有谁能把上班当成事业的?。
自主创业算是一种事业,课题研究也算事业,其他还有什么事业,努力工作算不算?
眼界低一点,就生活在自己的小范围内,也能快快活活地过上一生。
眼界高了,走的地方多了,认识的事物也多了,那也不过是一生而已。
论幸福指数,谁更幸福还是不一定的。
所以,当解决了温饱,走上小康之后,所有的论调,似乎与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读书是为了改变人们的命运,让自己生活的更好。
而现在,读书更像是个人需要,需要读书的,努力读书,不需要读书的,又何必去苦熬呢?这也是社会竞争的结果。
简单生活才是更好的生活。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生活,简单生活,简单幸福。
让那些出类拔萃的,凤毛麟角的人,去努力拼搏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5146460/8f9ce1b80ed5a97f.jpg)
网友评论